第534章上盛下虚(3/5)
例子比比皆是,一些人原本都不是医生,只是因为识字,偶尔得到几本医书,按照照着书本给人瞧病。
这样的医生,庸医者居多,能不能看好病,真的是全靠运气了。
第二个阶段,活学活用,懂得灵活加减变化,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就可以算出师了,不再拘泥于形式,不再死搬硬套,遇到一些病症,能灵活选用经方,加减剂量,这个水平的医,哪怕一些大病看不了,看一些常见病基本上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三个阶段,随机应变,对症用药,不仅仅能灵活的运用经方,懂得方剂的加减变化,还能对病症的发展过程有着一个大概的预判。
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算是一名名医了。
能随机应变,还能判断病程的走向,出错的概率就比较低了,哪怕遇到一些复杂的病症也能解决。
这个阶段的医人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名家了,无论放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能名噪一时,坐诊一方,开馆授徒了。
而云珩刚才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正是对患者病情的预判,先怎么样,用药之后怎么样,下一步怎么样。
如果说第一阶段只是照本宣科,走了第一步,第二步有了变化,就不知道怎么走了,那么第二阶段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第三阶段则是走一步看三步,这个阶段患者需要怎么用药,用药之后会出现什么变化,对下一阶段有什么影响,下一阶段又该如何?
云珩年纪轻轻,却已经能有这样的水平,又怎么能让晋安平不吃惊?
至于下一个阶段,不仅仅要明白患者的病程变化,还要结合时令,懂得五运气的运用,懂得时辰季节对病症的影响等等,甚至能判断出一个人什么时候生病,什么时候痊愈,根据时令灵活运用方剂,能有这样水平的医生那就更少了。
正如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给鲁肃点评名将一样,要懂得运用天时、气候,草木,万事万物皆可为兵,这个阶段,诸葛亮排除了多少人?
虽然电视剧里面,这个桥段有诸葛亮装逼的嫌疑,可由此也可以看出能达到这个阶段的名将有多么稀少,医医生也是一样。
不说第四个阶段,即便是第三个阶段的医生都很难得了。
晋安平不知道云珩面板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