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天上掉县令> 第139章,京兆府尹(1/3)

第139章,京兆府尹(1/3)

    在古代,封建社会,庙堂之上,京兆府尹应该是最难做的一个官。

    天子脚下,政治中心,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各方势力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故此,治理京城这块地方,那是相当的不易,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轻则丢官,重则送命。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京兆府尹都是更换频率最高的官。

    对这一点,吴心清楚的很,他也是熟读历史的人,知道担任京兆府尹的难度。

    他记得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就说到这个京兆府尹:

    “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长吏久于政,然后风教敦。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十年换了十五届京兆府尹,这更换频率也是没谁了。

    说实话,吴心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接手京兆府尹这个“烫手山芋”。

    他猜不透皇上要他做这个官的真正用意,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真不行的话,就他娘的还回到南塘做县令去。

    打定主意,吴心决定去上班。

    京兆府目前暂时主事的是少尹郑炳义,此人年龄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方脸长须,生得甚是威武周正。

    当吴心身穿官服,手摇折扇走进府门时,郑炳义立刻带领众人上前拜见。

    “郑炳义见过吴大人!”

    众人纷纷见礼,吴心也抱拳还礼,心中甚是欣慰。心想:京城人还是挺有素质的嘛!知道尊重自己这个新任的京兆府尹。

    其实,吴心哪里知道,他这个大益第一县令早已明满京城。

    六国文会上一人压六国;红楼梦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青苗法已在全国推广;制细盐,捉鲁王……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大事,哪一个不是被人传为佳话?无论庙堂之上,还是江湖民间,吴心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人都到齐了吗?”吴心坐下后,环顾一下四周问道。

    “回大人!知道你今日到任,大家都在,请您吩咐!”郑炳义答道。

    “好!”

    吴心手里折扇一合说道,“本官今日上任,首次与大家见面,每人发二两银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