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章 危机现(2/3)
合完毕之后,便是不由分说的催动着胯下战马,朝着门洞大开的城池而去。
见这些骑士如此"不尽人意",本就心中不安的百姓们愈发惶恐,只觉心头好似压了一块巨石。
这眼瞅着就要到年关了,可千万别有什么祸事发生。
"陛下,三边总督八百里加急。"
窗柩半开的乾清宫内,司礼监秉笔王安怀揣着一封尚有些余温的信函,神色匆匆的闯入了暖阁中,并且语气急促的朝着案牍后的朱由校呼喝道。
听得此话,正低头埋首于桌案的大明天子猛然抬起了头,脸上涌现了一抹凝重之色,迫不及待的自王安手中接过了那封有些褶皱的信函。
随着大明表面上的"内忧外患"随之荡然一空,表面上能够威胁到大明国祚的诸多因素已是被朱由校肃清。
但拥有上帝视角的朱由校确是知晓,在未来将近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大明这个已然有些腐朽的庞大帝国,仍然要面临一场纵观历朝历代都极其罕见的考验。
稍有些怠慢,便会将此前数年所取得的些许成就为之葬送。
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更加重要,可偏偏气候变冷,粮食减产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
这也是朱由校始终不敢掉以轻心的原因所在。
此时听闻三边总督孙传庭有八百里加急传回,他的第一反应便是陕西又有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起义了。
"陛下"
司礼监秉笔王安常伴朱由校身旁,自是清楚疆域广袤的陕西布政使在朱由校的心中拥有何等地位,此时也不免伸长脖子,小心翼翼的观望着。
"孙传庭上奏,自今年三月入春以来,陕西诸府县滴雨未下,且延安府一夜间天降大雪,百姓们颗粒无收"
良久,大明天子一脸凝重的将手中信函搁置在一旁,好似这张薄如蝉翼的纸张重若千斤。
虽然信函内容,并非是最为致命的"农民起义",但朱由校的心弦仍是为之一紧。
在原本的历史上,贯穿整个明末的"农民起义"便是在今年彻底爆发,并成为了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好在朱由校此前的一系列整饬之下,面对陕西日益严峻的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