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朕,木匠皇帝?> 第1582章 谁着史?(下)(2/3)

第1582章 谁着史?(下)(2/3)

本历史上未曾发生过之事。

    尤其是在野心勃勃的福建副总兵郑芝龙趁着夜色袭杀城中守卫,并在红夷人的干涉下,叛出大明之后,他的心情便愈发凝重。

    但现在,非但来势汹汹的红夷船队被广东总兵沈寿崇领兵全歼,千里之外的日本也是进展喜人。

    早在隋唐时期,便作为日本对外门户的长崎岛仅仅坚持了不到一天的功夫,便在登莱巡抚袁可立的指挥下成为了大明的疆土。

    甚至倘若依着时间来推算,如今的东征军说不定正在逐步平推,并对德川幕府核心所在的江户城形成合围之势。

    历任幕府将军作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于寻常民众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京都的天皇。

    眼下德川家光已然伏诛,只差趁乱逃出长崎城,或许潜回至江户城中,负隅顽抗的德川秀忠了。

    当然,最令朱由校为之兴奋的,还要数登莱巡抚于奏报中重点提及的银矿山。

    这才是他力排众议,不惜违反"祖制",也要强行征讨日本的目的所在。

    揉了揉眼睛,朱由校再度确认了一番书信中的字眼之后,方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并将其小心翼翼的搁置在一旁。

    有了这东西,待会便足以向六部九卿们"交差"了。

    "陛下,奴婢已是有些期待,毕大人见到这军报之后的反应了"见朱由校的心情不错,司礼监秉笔王安也是赶忙上前,一脸凑趣的说道。

    在王安看来,放眼朝野中的这些衮衮诸公们,大多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唯独这户部尚书毕自严,终日板着一张脸,少有笑脸。

    无他,一切都是连年增长的"财政赤字"所导致的。

    毕竟自天子登基以来,可谓是连年征战,国家机器高速运转,几乎没有停滞的时候,而朝廷通过一系列改革所增长的税收也大多被用于战事当中,仅有极少一部分被用于国家建设或民生之上。

    作为掌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能够肩负此等重任七年之久,始终没有"撂挑子",已然足以载入史册了。

    不过随着东征军占领长崎,并将其岛上的银矿悉数开采,困扰毕自严数年之久的阴霾也将尽数散去,甚至,朝廷还能借此缓解国内依旧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