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兴国之本(3/4)
来看,微臣倒是有了一丝启发。各朝代有太学、国子监为国选贤用能。主公所处的时代也有专门的官吏培训之地。”
“微臣认为,炎黄也可单设这么一部,用来培训新入官吏。”
“那岂不是与稷下学宫的经略院职能重合?”有官吏出声。
“非也!并不重合,稷下学宫可将其设置为中高级官员的进修之地。而新这设置的部门,却是用来培育中低级官吏之地,何来重合一说?”诸葛亮向着此人解释。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法子,如此一来,倒是能够分清职能了。
毕竟炎黄十数万官吏,不可能皆入稷下学宫学习吧?这样的话,岂不是乱套?
听到诸葛亮的话,秦天纵倒是心里有了主意。
炎黄的教育也该提上日程了。
教育乃是兴国之本。
此前因为物质条件,生存条件并不是那般充足,倒是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一年下来,炎黄人口剧增的情况下,炎黄的生育情况也是稳定了下来。
几乎每日都有大量的新生儿入籍。
如此一来,构建一套极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便是重中之重了。
不过,有各代的经验加持,这倒非是太过复杂,只要对症下药便可。
“孔明之言,我已知晓。既然要做,那就做好些,一步到位。孔明,此前与你提过之事,你可有腹稿?说来与大家听听。”秦天纵问道。
之前倒是因为秦宝儿和秦玉萌的教育问题,倒是与诸葛亮等人商议过教育一事。
现在也正好展开说说,集思广益。
当然,如今的炎黄各时代知识交杂,他也根本不需担心诸葛亮的方案有所欠妥。
毕竟这些人杰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是!”诸葛亮转过身,看向众臣。
随即说道。
“各城设置幼、初、中、高四大学府,凡炎黄适龄者,皆可入学府就读,所需一切费用由炎黄财政划拨,不向民收取任何费用。”
“幼学,为孩童启蒙之学,凡六岁以下孩童可入其就学,孩童阶段乃是修为奠基的阶段,经过某多方了解,凡有条件的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