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大明:开局大牢,狱友朱元璋> 第249章 世纪难题(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249章 世纪难题(2/3)

再给你个差事如何?” “老大别这样。”许青是真的服了,“打明儿起,我天天去江边看着。” 朱元璋嘿嘿笑道,“瞧把你吓的,咱今儿找你是有大事。” “大事?” 许青来了精神,能被朱元璋称作大事的可不多见。 “皇上,可是要推行新国策了?” “嗯…算是吧!” 朱元璋严肃起来,“一直以来文武不对付,除却彼此瞧不上眼儿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什么原因?” “地域、口语。”朱元璋道,“文臣大多来自江浙,而武将则几乎都出自淮西,口语不同让他们彼此有天然的排斥性。” “确实如此。”许青点点头,随即试探道,“皇上,这样不正好……咳咳,也是有好处的。” “你是想说可以起到制衡效果对吧?” 许青只是笑,也不说话。 朱元璋叹了口气,“是那样没错,但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咱大明可不止淮西、江浙,昨晚上咱逛街时,听到工部侍郎和刑部尚书的对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说了什么?”许青问。 “说什么不重要,问题是他们都是北方人,却在用蹩脚的浙东话交流,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朱元璋凝重道,“这现象刚形成不久,得趁早纠正过来,不然早晚会酿成大患。” 许青皱了皱眉,这问题确实不小,“容我好好想想……” “不用想了,咱都想好了。”朱元璋道,“就用你的拼音加字典。” “啊?”许青呆了一下,随即道,“这主意还真不错,皇上英明。” 顿了顿,“不过,拼音的读法会有所不同,标儿虽然学会了拼音,但口语上也是淮西话,真要全部按拼音上的来,可是个大工程。” “咱知道。”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历来王朝都是将大都当地的方言当作官话,咱觉着实不可取,一来显得小家子气,二来本地官员会有极强的地域优越感,还不如用全新的口语。” “皇上英明!” 许青叹服,可钦佩之后就是犯愁了。 全新的口语哪有那么容易普及啊! 汉字意音文字,并不是纯音素符号,所以在表音这一方面略显笨拙,种类也五花八门。 例如:譬况法、读若法、谐音法、直音法、反切法。 很多字都和拼音略有不同,之前著书字典时,他还特意向曹亮讨教过此时的注音方法。 眼下用的主要是:直音法和反切法。 直音法比较好理解,就是用相同读音简单字给复杂字做音译,简单粗暴且有效。 比如: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