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好生意(2/6)
但这还不是最值钱的,最值钱的是藏在佛像肚子里的一罐儿十五枚的小判金,那是日本江户时期通用金币之一,而且是早期的,不是幕府末期。一两一枚,现在日本的收藏市场又是最火爆的时候。目前市场价,这样单枚小判金大概五十五万到六十万日元左右,所以十五枚金币的总价值高达八百万到九百万日元。也就是说,不算稳定主业,光这些靠运气得到的奖品,他们就给公司额外创造了差不多价值一千六百万日元的利润,四年的厂房房租都赚回来了。而公司派人核完这些东西的价值后,他们自己也获得了二百七十万日元的额外奖金。如果要再加上,孙五福为宁卫民专门选出来的一些有可能来自于华夏的旧物,那就更得说这活儿几乎每天都有机会中奖了。可即使有着这样的高中奖率,相比于日本制度性的福利,仍然不算什么。要知道,日本废品回收体系为了环保,向来以“分类严苛”著称。例如,金属、塑料、纸张等不同品类需严格分开回收,电子废弃物更是细分为数十个子类,不夸张的说,连牛奶包装都冲洗剪开。这种精细化分拣,不但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也提升了资源转化率。而对于孙五福他们这些人来说,那就意味着省事儿和高效运转。他们收日本的家用垃圾,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再拾掇。最麻烦的品类也就是收上来的服装,鞋子,如果有用得着的,价值较高的,那会挑出来重新洗了熨烫。还有一些烤面包机、烤箱,电视、冰箱、录音机之类的,如果还能用,也会擦拭和清洗一番。他们可不像日本人那么死脑筋,非得按照行业要求,铁归铁,铜归铜。不管东西是好是坏,一律先得破坏。只有完全坏了的,不能卖的东西,他们才会拆开,按照日本的行业要求把金属分类了。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家用垃圾根本就不应该算是什么垃圾,都是几乎能直接换钱的商品。哪怕日本的废品比国内回收价格低得多,但架不住量大,变现容易啊。像能在旧货市场卖掉的家具、家电、家用产品和服装,就派人派车拉过去卖掉了。而那些经过还原的物资,几乎攒起来一批,送到废旧资源处理公司,让验货员一看货,只要没有杂质,当场就能换成钱。这样的资金周转率这样的发卖模式,数钱数到手发软。和他们在国内收上来总是落满尘土、肮脏不堪,发霉发臭的东西,得捏着鼻子,送到废品收购站去排队挨白眼儿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