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买卖兴隆(3/5)
收入基本上已经触碰到了收入天花板了。要想进一步实现利润的增长。短期看,恐怕只能指望曾宪梓从港城发过来的港产金利来拉杆箱能够到货。而长期看,宁卫民也就只能指望接待好飞机上遇到的那位轻工局李处长。然后等到这位处长回去与邹国栋联系合作的细节,再为易拉得寻找合适的代工工厂实现增产增量了。所以鉴于此,原本还打算在多找几家旅行社,打通邮购销售渠道,甚至让人拉着拉杆箱去机场招摇的宁卫民,暂时也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先安于现状的继续等候下去了。当然,他也不会无事可做,建设属于自己公司的物流队伍正是时候。起码也得买上两三个中型厢式货车,雇请两三个专职的送货司机吧。否则的话,不久之后,真等到货物能充足供应了,卖出去了却没人送,也能让人急死。他又不傻。这种事儿当然得打提前量,事到临头要再着急,那可就晚了。另外,让宁卫民极为欣慰的是,惠文堂书店的改造方案在香川凛子的关照下,也搞的有模有样。书店外观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保留了原有的百年历史原貌。但一进去却是另一番世界了。一楼虽然还是书店的样子,但原木打造的新书架却非常温馨。书架和展示台上,摆放的已经大多是艺术类和写真类的图书与画册。至于那些枯燥乏味的那些教科书和学术书籍已经不在书店摆放。还有几个珠宝柜一样的玻璃展示柜,里面则是宁卫民从华夏带来的异域工艺品。如此一来,从整体室内装修风格上就变得明亮清新起来,完全脱离了旧有的死板和陈腐气。再加上楼上咖啡机传来的好闻咖啡香,以及店里随处可见的有趣的小装饰和五颜六色的蒂凡尼风格的玻璃吊灯。这家有百年历史的书店,因此变得时尚感和文艺范十足。客人如果真的扶着楼梯走到楼上,则会有更多的惊喜。因为这里比楼下更舒适。上面是一个带五把椅子的咖啡吧台,外带四套带皮质沙发座小圆桌。还有一个按照宁卫民的要求摆在这里仿旧款的唱片机,可以播放老式的黑胶片唱片。总之,整个区域都透着舒适和安宁,特别适合顾客拿着书籍静静的在这里消磨时光。甚至坐在临窗处,还能隔着透明玻璃外墙看到楼下的繁荣街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而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店里转型成功,终于开始扭亏为盈。经两个兼职的大学生给自己这么一报账,宁卫民才发现。尽管图书的销售依然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