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赚大发了(3/4)
眼神相当不屑。宁卫民也不再废话了,心动不如行动,他拿着棋子跑到屋外用阳光来照。那黑漆间的些许发丝般刻痕中,果然亮得不像话。可当他把棋子翻过来看吧,却又觉得迷瞪了。因为底盘黑漆磨掉的多,里面的金属颜色特别明显,那可不是金子应有的颜色啊。“师父,这……这不对啊?这……这里头带红发紫啊!我看倒像紫铜,可……可又有点不像……”“得得,趁早闭嘴,再瞎咧咧,我就要忍不住扇你嘴了。你这叫什么?不学无术啊。”康术德也走出了屋来,先伸开巴掌把棋子从宁卫民手里要了过来,狠狠呵斥了几句。跟着一边摩挲着这两个棋子,他嘴角露出了些许微笑。“我年轻的时候,就靠这玩意发过一笔财,没想到今天又遇见了。”随后终于开始给宁卫民上课了。“知道1917年俄国的赤色革命吗?那一年,俄罗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动,所以大批俄国贵族涌入咱们国家避难。那些人先是浩浩荡荡的去了哈尔滨,把那里改造成了东方的小巴黎。然后因为住不下,后来就又来到了京城和津门。”“俄国贵族不是空手离开的,他们随身带着金银细软、带着仆人、带着咖啡具,带着唱片,带着私人厨师,甚至还有钢琴和马车。一时间极大的促进京津两地的经济和文化繁荣。许多舞厅和番菜馆都是为了做他们的生意开办的。京津到处飘散着俄罗斯的异域风情。”“尤其津门俄租界,因为没有政治顾虑,更适宜定居。涌入的俄罗斯人最多。为了满足这些俄国贵族的日常需求,津门不但有了面包房、俄国菜馆,还建了东正教堂,除了没有涅瓦河,俄罗斯贵族所需要的一切哪里都有。甚至有俄罗斯贵族扬言,他们在津门建立了一条涅瓦大街。”“然而好景不长啊,光进不出,坐吃山空,怎么行啊。用不了几年,俄罗斯贵族的钱包就迅速瘪下去了,逐渐穷了,快吃不上饭了。那怎么办?就得当当儿啊。俄罗斯贵族最先拿出来换面包的就是俄罗斯毛毯,那玩意暖和,很受欢迎。然后卖完了,就开始其他生活用品,什么茶具、酒具、肥皂、香水、皮鞋衣服……”“我还记得是1935年的秋天,我跟宋先生去东交民巷办事,在那儿的东正教堂门口,我就看到了一个自称是贵族的俄罗斯女人在街头兜售两只烈酒的西洋酒杯。就是这种发红带紫的金属材质,那女人说是祖传的酒具,而且是金子的,就要卖金子的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