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国潮1980> 第二百八十七章 甜买卖(2/3)

第二百八十七章 甜买卖(2/3)

的报酬和补偿。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衣服,甚至不允许冠以皮尔·卡顿的商标。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瑕疵品,却给了宁卫民莫大的启发。不过短短的一个月,就被这小子在这条线儿上,扑腾出了一份不容小觑的大买卖来。而这就又应了另外两句话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鞋穿着舒服不舒服,终归只有自己的脚才知道。实事求是的来讲,在宁卫民刚接手的时候,完全就没能想到,这事儿到了最后,他的收获竟然会远超自己最初的预计。因为哪怕是一开始,尽管他只是单纯想把这批服装单纯一过手从市场上卖出去,从中挣点零售的差价而已。这其中蕴藏的利润,能看见的好处,就已经不少了。要知道,皮尔·卡顿公司和纺织部下属企业合作,签订的生产合同是按照国际上的贴牌授权模式来的。其中规定,无论是瑕疵品,还是一些生产超量,或者卖剩下的尾货,厂方都无权自行处理。这些货物的所有权能能属于皮尔·卡顿公司,只能由公司方作出相关安排。至于损失,倒是由公司和生产厂家双方来负担的。甚至于皮尔·卡顿一方所需要承担的损失份额远比厂方要少,仅仅是成本价的三成而已。再加上据宁卫民所知,从去年时装表演开始到今年为止。宋华桂代表皮尔·卡顿公司给几家厂子下了至少八九百万的订单。反过来,却从没从这些厂子拉走过任何处理的瑕疵品。那只要简单的算一笔账就知道。哪怕这些货里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合格率,也够宁卫民发财的了。因为以生产成本的三产价格拿到的货,买出两倍利润还不到正常的生产成本价儿呢。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货无论谁弄到市场上去卖,都至少能变出两三倍的利润来。如果以八九万的底价来算,单靠这一锤子买卖,宁卫民完全可以把他买字画造成的大窟窿给填平了。没错,这话一点都不过分。要知道这年头,内地对广货的态度可是趋之若鹜,无比的追捧。这个时候,只要从花城那边弄过来的服装。无论多么夸张,内地都全盘接受,都会认为是领现时代的时髦。而皮尔·卡顿的服装款式是针对国外市场的,颜色亮丽,款式新颖。从设计上对京城人来说,就是难得一见的高档时装。这种眼缘当然会让服装供不应求,根本就不存在卖不出去的可能。更何况这些服装是正规厂家生产,也确实比那些香臭不分的广货质量上有保障。偏偏在本地销售,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