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白马(1/3)

    张诚副校长和蒙恬大将军在草原上说下流话的时候,叔孙通正在带领弟子做最高雅的礼仪准备。



    上等祭祀要使用太牢,就是猪牛羊三牲。主要是牛,牛更贵重,所以杀牛的祭祀等级更高。



    殷商时代的祭祀,那可就厉害了,那个时候是要杀人来祭祀的。一般说杀的应该是战俘、奴隶,实际上远不仅如此,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殷商时期的君主甚至会杀大臣来祭祀——祭品越珍贵,效果就越好嘛,这个和后世请客送礼的道理是一样的。礼物越贵重,就意味着你越有诚心。



    说来很多人都忘记了,在人间最热衷宣扬礼法的那个孔子,他家其实就是殷商后裔。孔子家是宋国人,孔子姓子。子姓就是商朝王室的姓氏,大圣人孔子和暴君纣王其实是一家人。



    祭祀用的牛是专门饲养的,越是重大的礼仪,对牛的要求越高,大体上要求纯色、没有杂毛、必须是公牛,还得是童子之身的牛才行,在祭祀之前,这头牛要养的肥壮,毛色发亮。一些特别的祭祀甚至要求在仪式前几个月,这头牛都要以人奶喂饲。



    这个时代的变态和野蛮,不是后世所能理解的。



    对祭品的挑剔,一方面表示了主祭方的真诚,另一方面就是给祭司们捞取好处的机会。你越是挑剔祭品,就越能从中得到好处。祭祀方必须想方设法让祭司满意,才能让祭祀顺利进行。怎么让祭司满意?贿赂呗!给钱、给宝物、给女人,卑躬屈膝说好听的话。其实这些东西不奇怪,几千年后的后世,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古老宗教,还都是搞这一套。



    这次祭祀的主祭是稷嗣君叔孙通——这是天下有名的大儒,被认为是礼仪专家。在准备仪式的方面,叔孙通是一点都不肯退让。



    太牢?什么垃圾玩意儿,那东西只是普通皇帝进行普通祭天活动所用的。当今天子富有四方,举办的优势跟刘姓诸侯、天下勋臣们的最重要的盟誓,纯色的牛根本配不上这样的祭祀,叔孙通搜遍典籍也没找到这个盟誓的礼仪范本,就在既有的礼仪规范之上,发明了这次祭典的仪式……



    必须要隆重,必须要花钱,必须要血腥!只有血腥才能让所有参与的人感到震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