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面露惊色。
他们下意识以为,杨承是九十多岁,但这样也非常年轻了。
“王侍讲,你不进来?”
杨承道。
“啊?是。”
王柔反应过来,急忙小跑进入杨承的书房。
她是杨承的侍讲,自然可以和后者公用一个书房。
不少男讲学和教习见状酸溜溜的。
王柔可是他们不少人眼里的一朵花。
现在这样一朵花,却要和杨夫子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不到百岁就成为夫子,他真有那个真才实学?”
有个男子忍不住道。
这话无疑是在暗中,杨承是走后门成为夫子的。
其他人都不敢说话。
这男子名“郑秋”,背景不凡,且本身丹道造诣强大,是晋升夫子最有利的人选之一。
郑秋敢非议杨夫子,他们可不敢。
紧接着,丹院有新夫子,且新夫子年纪还不到百岁的消息就传遍道院。
教习和弟子们都在议论此事。
不少夫子都很不满。
如今道院夫子们的年纪,普遍都在两百岁以上,现在来一个不到百岁的夫子,让人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丹道,这可是光有天赋都不行的道学,必须要有大量经验和岁月沉淀。
尤其这新夫子,主讲的课叫做“万象丹典”,这明显是大主课。
甚至有一些年轻的讲学和教习都已经在发声抗议,想知道此事背后是否有猫腻。
“若是背景强大之人,道院有那么多闲职可以让他去担任,为何要来丹院给弟子们讲课。”
“不错,要是没有真才实学,那岂不是要误人子弟。”
“听说此人的夫子令是祭酒给的。”
还有人在暗中引导舆论,让这场风波隐隐针对祭酒。
曾经的祭酒,是道院人们心中的信仰。
但现在,是否祭酒也堕落了?
接下来一个消息,更是引爆了舆论。
有人认出,这个新来的夫子,根本没有九十多岁,而是大周皇太子。
刹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