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会议(4/6)
么?当然不是。”
“在这次斗争中,我们的目标仅仅只是消灭旧贵族罢了,将人从人身依附的关系中解放出来,而既然有了目标,那么谁阻挡我们达成这个目标,谁就是敌人,而谁能支持我们完成目标谁就是朋友,而那些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我们至少要让他们中立,如果能够将之转为自己的朋友那么尽量将他们转为朋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朋友多多,敌人少少。”
“我们为什么要废除封建体制的人身依附?因为这限制了人口流动,我们发展生产力,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那么将人限制在土地上的,就是我们所无法容忍的制度。”
“但什么样的人,才会坚决拥护封建依附关系呢?是贵族么,还是教士?都不是,贵族与教士虽然都是封建体制的受益者,但真正基于自己根本利益拥护农奴制的只有传统领主群体。”
从一开始,盖里斯就清楚一点,他做不到在12世纪这个时代,建立一个什么不存在压迫与剥削的理想国。
他所要做的,是给后来人一个希望,是要利用生产力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红利,制造出一个“幻象”。
人要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又如何去追逐太阳、去改变当下呢?
盖里斯追求的本质是让时代更进一步,而挡在进步路上的就是敌人。
因此,盖里斯并不顾忌与这个时代的各种势力合作,他在大多数时间里寻求的都是一种改良,或者说改造,将农奴改造成农场工人,将城镇手工业学徒,改造为产业工人。
社会生产关系在被转变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新的剥削阶级的诞生,即实业资本家以及金融资本家。
对于盖里斯来说,只要是愿意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实业与金融中,而不是埋在地里试图世代相传,其实也是一种进步。
所以他容得下那些威尼斯海商,也容得下伊拉克略,更容得下普利万。
而相对的,任何试图恢复封建农奴制度,试图在耶路撒冷王国土地上施行奴隶制度的人,都将是盖里斯的敌人,这是无法容忍的,势必要改变的,亦是经济利益的必然需求。
奴隶可没有什么购买力,而农奴与城市贫民的购买力,也同样少的可怜。只有蓬勃的市场需求,才能刺激生产力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