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现世救赎,已不再是妄言(4/6)
总督府对农场生产方式的优待了。
虽然只是百分之五,但这百分之五扩大到整个农场范围,却就意味着少交了几千磅粮食的农业税。
“强制出售?”默罕默德对这个词有些没能理解。
“对,就是强制出售,差不多就是平均下来一人留足四百磅左右的粮食,加上二三十磅的肉,其他的粮食都要拿去出售换成钱,然后给农场还有农场里的工人们进行分红。”
兰斯用了工人这个词,而这其实也是盖里斯带来的影响。
在这种集体农场中,农民的属性已经渐渐被工人所替换。
农业生产的目的,也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农民的自我生存,而是被要求去市场上出售。
还是那个道理,农民们多吃一口粮,城里人就要少吃一口。事实上,盖里斯情愿给农场工人们支付高额的货币分红,也不希望农民们过多的吃掉他们种出的粮食。
至少如果给农场工人支付高额的货币分红,还算是提高了农场工人的购买力,创造出一个消费市场,从而刺激其他非农行业的生产,使得城里产出的手工品不至于无处可去。
而这种观点,其实也就造就了一个结果,也就是货币流通的效率在不断加快。
原先既有的贵金属货币,已经开始略有些通货紧缩了。
放眼整个黎凡特地区,对于货币的渴望愈发凸显。
由此,盖里斯在离开耶路撒冷之前,也已经开始授意耶路撒冷银行,可以准备发行纸币,以应对商品流通的需求。
说到底,盖里斯是希望在黎凡特这片土地上,打造出一个天国倒影般的文明灯塔。
而不是通过剥削农场工人与工场工人们,造就一个贫富差距极端拉大的利维坦。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每一户人家的货币持有量,将会超过这个时代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度地区的寻常百姓家。
天国倒影般的文明灯塔,什么时候能到来,盖里斯其实尚且心中有数。
而这个灯塔又能被点亮多久,盖里斯则就有些不确定了。
他只知道,不论这个梦充斥着多少理想色彩,但也有着其现实意义。
毕竟,人难以想象从未见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