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何美芸,原来是伪科学鼓吹者(2/6)
总之,目前没有公开资料能够证实香港存在一个所谓的“ChanKaiMing生物学奖”。
ChanKaiMing,这似乎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但为什么不直接用中文,比如“邵逸夫科学奖”,为什么用一个不伦不类的拼音?
很可能,这就是一个网民个人编造的“生物学奖”。即使是存在的,也没有任何权威性,因为在香港的官方网站里面没有找到任何备案。要么是民科自己设立的奖,要么是虚构出来的。
第六,至于“美国国家遗传学基金会”,名称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是谷歌不到它们的网址,SCI上也没有收录,怀疑这是民科或者野鸡机构,或者根本不存在。而不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所谓的“奖研金”,其实就是自己人奖励自己人。
很简单,这么说吧,把这个“奖研金”google 一下,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这个人,也就是何女士。如果这个机构真实存在,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的信息?这说明了什么?啊?
第七,金微说何女士创立了“英国社会科学院”,这个说法贻笑大方。很可能是金先生直接从百度百科词条上抄袭下来的。
一个网民自己自由编写的百科词条,其权威性可想而知。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这是正规的机构,注意,差几个字,创建于1902年。所以,绝对不可能是何女士创建的。何女士应该创立了“何氏社会科学院”,自任院长。
通过公开的资料查询,除了何美芸相关介绍中提及她创立的“英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外,没有其他独立的、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够证实这个机构的存在。如果该研究院是一个正规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机构,那么在学术领域、政府部门或相关的社会科学组织中应该会有相应的记录和提及,但目前并未发现这样的证据。
另外,何美芸创立的“英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在网络上的信息,大多局限于对她个人的介绍中附带提及,没有独立的官方网站、学术活动报道或其他能证明其作为一个实体学术机构存在的信息,由此可以推测何美芸创立的“英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很可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