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院士反对“阴阳五行”正确吗?(3/9)
担任普内科主任医师。他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医经方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在海内外盛名远播。
还有一些有名的不用阴阳五行理论看病的中医大师。
胡希恕:生于1898年,是当代中医界的标杆性人物。他非常排斥传统中医用阴阳五行和脏腑理论来“讲病”的那一套,在临床实践和教学中,重视药证和方证,将其视为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以六经和八纲辨证来解读《伤寒论》,是经方学派的代表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佩文: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是国家名老中医。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1978年招生的国家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从其作为中西医结合专家的背景来看,在看病时会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并非单纯的依赖传统中医理论。
余万春:中医骨科传承大师,泰斗级中医大师,支持黄煌教授不用阴阳五行理论看病的方法,注重实际疗效,在骨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刘绍武:山西名老中医,提出“三部六病”学说。该学说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将人体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每部又分阴阳两类病症,形成六病辨证体系,几乎从来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
张洪林:世界气功与针灸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气功研究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作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出身,他在临床中注重运用现代医学的科研方法和循证思维,对传统中医理论有深入研究和思考,在看病时并不依赖阴阳五行理论。
刘力红: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着有《思考中医》。他重视经典方剂的应用,在临床中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强调“有是证用是方”,注重症状与方剂的对应关系,较少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进行辨证。
冯世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是经方大家。他主要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基础,运用六经八纲辨证体系,专注于方证相应,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的综合分析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