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欧洲每年进口几千万吨转基因产品(3/8)
物不够安全,而是要从经济和政治上予以考虑。美国的产品竞争力太强,如果大量倾销,欧洲市场很快就被占领了。所以,欧盟的部分国家要以贸易壁垒的方式,狙击一部分美国大企业进入欧洲本土市场。我的朋友,中科院农业研究专家姜韬教授指出:“欧盟的政策尽管保守,但也没有违背转基因安全性的科学结论。欧盟从来没有以转基因不安全为由来拒绝转基因,都是以(标识)程序上有缺陷等操作层面的理由来退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由于动态博弈的结果,欧盟对美国的转基因作物容纳度较高,对美国产品虽然也有一些限制,比如除了大豆,其他作物也需要检测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但是检测精度仅为对中国标准的千分之一。这是欧盟与美国双方互相博弈的结果。对于中国,容纳度则较低,检测精度比美国提升一千倍,并且往往以没有标识为理由,退回中国的货物,目的是阻止中国企业抢占欧盟市场。按照双方的法律合同,中国在2021年之前并没有允许民间种植转基因作物,所以在法律名义上欧盟并没有直接进口所谓的转基因作物,如果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欧盟对中国的单方面标准为1百万大米含有1粒转基因成分),即可以以不符合合同条款为由,予以退回,给中国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客观上狙击了中国企业,保护了欧盟本土企业。
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贸易战,目的是保护本土企业,而不是因为所谓“不安全”而禁止进口。
欧洲的各国政府当然愿意扞卫自己的利益,而且欧洲的传统农业利益集团势力很强大,如果可以找到转基因食品或者农作物“有害”的任何确凿证据,他们早就可以大书特书,大力鼓吹和宣传,然后义正严辞的宣布说我们从此禁止美国农产品进口,连正常的贸易壁垒的手段都不需要用了。但是已经进口了大约30年,整个欧洲地区的人几乎都食用(欧洲进口转基因食品的情况,在农业部官方网站都可以查到),在实践上反而证明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事实上,欧盟地区国家每年进口转基因作物是非常大量的。按照新华社和人民网的官方报道,欧盟每年进口转基因大豆以几千万吨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