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杂交产量高,为什么还需要转基因?(3/6)
品种让人目不暇接。有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小麦,有果实圆润、甜度极高的番茄,还有适应恶劣环境生长的抗旱水稻。一位科研人员现场讲解着这些新品种背后的研发故事,让众人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巨大力量。
在互动体验区,大家还亲自上手操作了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模拟装置,进一步加深了对生物育种技术的理解。这次科技展,不仅拓宽了众人的视野,更激发了普通人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巧泉教授继续带着众人向前走,一路上,他详细地介绍着各类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和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众人听得入神,不时提出心中的疑问,刘巧泉教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二楼的一个大型展区。刘巧泉教授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说道:“这个展区展示的就是我的一些研究成果。”
众人放眼望去,只见这里不仅有精心制作的展板,上面图文并茂地展示着研究的思路、过程和关键数据,还有许多实物。在一处展台上,摆放着几株生长态势良好的水稻,这便是运用刘巧泉教授研发的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刘巧泉教授指着水稻介绍道:“我们通过建立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成功将一些优良基因导入水稻品种 ,这不仅能让水稻获得新的优良性状,还能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像这几株水稻,它们的抗病虫害能力就比普通品种强很多。”
旁边的展板上,详细记录着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实例,引得周围的参观者们纷纷驻足,看得津津有味。
接着,刘巧泉教授又带领大家来到另一个展示区域,这里摆放着不同品种的稻米。“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在稻米品质遗传与改良方面的成果。”刘巧泉教授拿起一粒稻米,对着众人说道,“我们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稻米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比如说,我们发现脱落酸(ABA)负调控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还筛选到受ABA诱导的转录因子SLRL2,它能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从而提升稻米的食味品质。” 周围的人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