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农业英雄赵亚夫(2/5)
00亿元收益。
2002年退休后,赵亚夫来到镇江最穷的戴庄村,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有偿顾问,使戴庄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800元增长到2020年的元。
2008年,年近七旬的赵亚夫担任江苏对口支援四川绵竹灾区高效农业示范园技术总顾问,帮助灾区人民发展高效农业,积极生产自救。
他还创新了产销模式,帮助农民建立了“赵亚夫农产品合作联社”等专业协会和合作社50多家;编写百万字农民科技读物,每年免费为农民上辅导课100多场,累计培训农民达30万人次。
张启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敬佩,心中对赵亚夫的敬意油然而生。
饶毅教授补充道:“老赵可是曾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所长。”赵亚夫连忙摇了摇手,说道:“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不值一提。”
张启满脸敬佩,主动伸出手,与赵亚夫紧紧相握,说道:“赵老,久仰您的大名,您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的贡献,实在令人钦佩。”
赵亚夫微笑着拍了拍张启的手,温和地说:“年轻人,你搞生物研究,和农业也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希望你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张启用力地点点头,激动地回应:“赵老,我一定努力!我特别想请教您,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时,遇到农民不理解、不接受,您是怎么克服的呢?”
赵亚夫目光深邃,陷入回忆,缓缓说道:“一开始大家不理解很正常,毕竟是新东西,心里没底。我就自己先带头示范,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技术要点,多交流多沟通,时间长了,大家就信任我、愿意跟着干了。”
赵亚夫又询问起张启和饶毅教授的行程,听说他们此次是去镇江,顿时眼睛一亮,高兴地说道:“那可太巧了!我这次是来南京走访朋友的,现在正要回镇江去,咱们正好搭个伴嘛!”
饶毅笑着点头:“求之不得,一路上还能跟你多聊聊。”
张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