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稳定基石:争夺香江年轻人(1/3)
2015年6月,香江岭南大学内,一场名为“青年未来·社会对话”的校园活动正在进行。
讲台上,几位来自本地与内地的创业青年在讲述自己如何从零起步、在社会中实现价值。一旁的互动环节,学生们围坐一圈,踊跃提问,有关实习机会、职业规划、社会责任的问题此起彼伏。
这场活动看似普通,实则背后由“优链青年基金”与凡星传媒共同策划,是“青流社”青年发展系列中的第三期。
而这一切,正是李一凡提出“稳定社会根基,必先掌握年轻人心态结构”战略中的核心环节。
?
在星城市委书记办公室内,李一凡正在审阅香江工作小组提交的“青年情绪趋势季度分析报告”。
“2015 Q2数据显示,香江18至26岁年龄段青年中,倾向理性务实者比例达到58%,首次超过激进表达倾向群体。”
“其中接触青流社、优链青年基金活动者占比达41%,重叠比为显着性偏高。”
他看着那一串串数字与图表,轻轻点头。
在上一世中,他亲眼目睹不少青年被极端势力裹挟,走上街头,口喊口号、血洒路面,甚至为他人“理想”付出生命代价,而到头来只成为某些操盘者的政治工具。
他们不该是那样的命运。
这一世,他要用理性、责任、参与感,去重塑这座城市的青年文化。
?
凡星传媒围绕“青年心态生态建设”,启动了一项名为“未来样本”的系列工程。
这是一套覆盖全香江高校的青年研究与导向计划,涵盖调研、奖学金、创业指导、心理咨询、实习派驻等模块。每一个模块看似独立,实则目标一致:引导青年回归社会理性轨道,构建归属感。
比如在岭南大学,凡星传媒与校方共同设立“凡星助航奖”,奖励那些主动投身社会公益、参与创新创业的青年个人与社团。
在港城大学,则设立“职路启航计划”,通过凡星旗下企业、合作机构为大学生开设短期实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