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暗涌之局:数据战打响(1/3)
清晨七点半,星城市委办公大楼,依旧在初阳照射下泛着淡淡金辉。此刻,李一凡正站在办公窗前,望着远处高新区方向雾气缭绕的天际线,神情凝重。
扩围改革协调小组刚刚挂牌三天,衡阳、岳阳两地的制度接轨工作便迅速启动,星城市制度改革办的两支骨干团队也已分赴两地,带着星城试点中积累的全部数据与流程设计。
表面看,一切如他所愿。
但李一凡知道,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
制度由试点变成扩围,所引发的并非全省一致叫好,而是牵动更多原有利益链条,尤其是一些依靠审批弹性空间、信息不对称而生存的“老财派”和“隐权系”。
刚刚过去的常委会上,唐志衡的“扩围需审慎”“不可一蹴而就”的措辞虽然被赵建国强力压下,但李一凡心里清楚——唐志衡不会甘心失利,更不可能就此放弃阻击改革的机会。
而最容易做手脚的地方,正是数据。
“陈晓峰,通知市制度改革办主任贾宏业、纪检联络人王志明、财政数据专员刘海涛,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李一凡转身吩咐。
“是。”陈晓峰应声而去。
不久,一份文件被紧急送至李一凡案头——来自省发改委的信息摘要简报,落款人是副主任卢玉强。这位发改系统的“老面孔”,虽非省委常委,却长期游走于财政、产业、统计之间,素有“数字教父”之称。
文件中,赫然写着一行引人注目的小标题:
“关于岳阳市制度改革数据真实性的初步分析建议”
李一凡扫了一眼,眉头顿时皱起。
——改革办平台显示的数据中,“审批流程时效性”指标为96%,而省审计厅采样数据则显示,仅为83.2%。
两项数据来自不同来源,却被拿出来并列对比,造成“星城模式数据在外地水土不服”的观感误差。更严重的是,这份简报已被送至省委政策研究室,连带抄送了赵建国与许宏志。
“果然开始了。”李一凡眼中闪过一丝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