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强势整顿地方官场(1/4)
11月6日清晨,邵陵市。
灰蓝色的晨雾还未散尽,市委办公楼的红砖外墙早已斑驳。几十年未改的灰色水泥走廊、木门油漆开裂,透着一股刻骨的陈旧。
李一凡站在市委办公楼门口,手中还拿着那份中央政策机制司最新下发的文件。
“书记,这地方真合适做复制试点?”赵斌还是忍不住低声问了一句。
李一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着远处的群山和稀疏的工业园区淡淡道:
“星城是长出来的试点,邵陵是种进去的样板。”
“改革从来不是挑最合适的土壤,而是选择最难的环境——只要在这里能扎根,全国就没理由不接受。”
赵斌一震,意识到李一凡此行的真正目的——这不是复制,是挑战整个体制的惯性。
上午十点,邵陵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正式召开。
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机制复制试点在邵陵市的部署安排。
市书记陈荣海表面热情,实则满腹警惕。他不是不懂这场复制的意义,而是明白:一旦启动,邵陵原有那套“稳字当头、人情优先”的运转逻辑将被撕裂。
果不其然,第一个提反对意见的是市政法委书记高继林。
“李书记,机制体系我们非常支持,但邵陵与星城不同,平台配套不足、干部数据库几乎是空白,财政数据也长期缺项,这样贸然推进……容易‘水土不服’。”
一语道尽“高明”的借口。
李一凡扫了他一眼,淡然开口:
“你说得有理。可你怎么解释,三个月前你们刚给省厅报送过‘干部数据整合初步完成,具备中期评估条件’?”
高继林一下子变了脸色,想说什么,又说不出。
会议室一时间静若寒蝉。
组织部长何国庆突然冷声插话:
“我们来,是来建机制的,不是来听理由的。”
“邵陵不是做不了,是不想做。”
“不想做,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