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山神爷保佑(2/4)
时候,大家带的东西已经不少,那几头野猪加起来,估计得有上千斤,根本拿不回来,只能留在山野里。
但在这山里,撵山有撵山的规矩,打死的猎物,无论如何都得背回去,不然就会冲撞了山神爷。
按照老辈人的说法,猎人进山打猎,全靠山神爷保佑。
一来保佑撵山人能平平安安地回来,不会在山里迷路,也不被山中野兽伤到;二来保佑撵山人进山能有好的收获。
然而山神爷可不单单护佑撵山人,这山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全都仰仗着山神爷的庇护。
撵山人靠猎杀野兽为生,要是把山里的飞禽走兽赶尽杀绝,那就是断了山神爷的子孙,山神老爷必定会发怒。
所以,山里的撵山人都严守这个规矩,采药也是如此。
哪怕是漫山遍野到处都有的蕨根,山里人通常也只会挖一半,留一半,好让来年还有得挖。
要是见着山牲就打,打完还扔在山里不管,这就是在糟蹋山里的宝贝,山神爷会断了撵山人以后的活路。
这些说法听着虽然有点神神道道的,但宋阳心里明白,这些规矩其实暗合着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所以,还有春不撵山,不打怀孕母兽和小兽的做法。
这可是几千年前老祖宗就明白的道理,叫做:不焚林而猎,不竭泽而渔。意思就是不能为了打猎就把山林烧光,也不能为了抓鱼就把河水淘干。
这就要求山里人必须恪守传统的天道。
山里人心里清楚,这茫茫群山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所以,进山撵山采药要敬重山神,出了山,也得还愿。
宋阳每次进山,虽然猎获不少,但也只是取自己需要的,绝不滥杀,该放走的就放走,不该杀的也绝不轻易动刀枪。当然,更不会浪费。
宋建国听了,说道:“你们三个这次进山,已经带回不少肉了。那些野猪,明天从村子里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去把它们弄回来,分给村里人。
今天你们也看到了,大部分人都站在咱们这边帮咱们,得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