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加税!加税!制裁!制裁!(4/10)
加以考核。”“然崔和旧事已证明,此辈仍有可能蒙蔽上听。”“愚以为,可将每年的考核加以规范。”善!刘备对这个提议是没有反对意见的。而且要改的阻力也不大,毕竟这本就是汉朝旧制。刘备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得每年中央的考核更加严格规范罢了。“此时便交由内阁办理,待拟好具体章程之后,交由朕定夺。”“喏。”敲定好这个方案后,刘备又道:“子玉方才所言,规范孝廉考核,朕深以为然。”“只是……若仅止于此,恐怕仍难撼动世家根基。”李翊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所虑极是。”“臣正有一策,可徐徐图之。”“哦?”刘备眉头一挑,示意他继续。“臣以为,可先增加每年的孝廉、茂才名额。”李翊语气沉稳,却字字如刀。“如今各州郡岁举孝廉,名额稀少,世家豪族尚且争得头破血流。“寒门更是难以出头。”“若将名额翻倍,甚至三倍,则世家子弟虽多,却未必能够尽占。”刘备沉吟道:“若名额大增,岂非让更多世家子弟入仕?”“反倒助长豪族气焰?”毕竟察举制就是举荐的亲朋好友。要不然袁绍四世三公,难不成家族代代都是三公人才吗?这显然不可能。李翊摇了摇头,解释道:“……非也。”“臣之意,是先增名额,再设考试。”“考试?”刘备目光一凝。“正是。”李翊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沉吟道:“凡被举为孝廉、茂才者,皆需入京参加朝廷统一策试,择优录取。”“譬如,若某州举孝廉十人,最终只取前三名授官,余者遣返。”“如此一来,世家子弟虽多,却未必能尽数通过考核。”“而寒门俊杰若真有才学,必能脱颖而出。”察举制虽然对世家大族是一种福利机制。但并不是说,世家大族真的能够百分百垄断官位。据后世统计,整个两汉四百年,通过察举制晋升的人当中——官僚贵族子弟大概占了69.6%。富豪子弟占了6%。平民百姓占15.7%。穷苦平民占8.7%。也就是说,父、祖上无任何官位的平民、贫民加起来,大概占了24.4%左右。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看起来虽然不高,但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是创举了。在察举制之前,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当官机会因为汉朝之前的选官制度,最早是西周的世卿世禄制。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有个好爹,一切都好。没个好爹,再努力都没有用。然后就是战国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