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如果你们父亲不是皇帝,不是首相,你们还剩下什么呢?(1/10)
由于得到了刘备的支持,李翊很快便敲定了发行新货币的具体流程。相府内,铜炉熏香袅袅。李翊正批阅各州钱法司的奏报。甄尧手持账簿,恭敬立于案前。“首相,各州钱法司已初步设立。”“只待首相一声令下,国家便能够执行新币兑旧币的事宜了。”甄尧顿了顿,又道,“然下官还有一虑,不知当讲与否?”李翊头也不抬:“讲。”甄尧拱了拱手,沉声说道:“景元钱面值较旧五铢甚高,纵使朝廷严打私铸,恐怕仍有奸商钻营牟利。”他抬眼观察李翊神色,“下官便出身商贾,深知利之所在,人必趋之。”甄家虽是河北首富,但并没有为富不仁。早在河北大旱之时,年仅十二岁的甄宓就曾劝母亲开仓放粮,赈济四方乡邻。绝对的商界良心。面对新币的暴利,甄尧也是以自己家族从商多年的经验提醒李翊。李翊乃停下毛笔,反问道:“甄商监以为,当今天下,可还有贪官?”被李翊突如其来的这么一问,甄尧背脊一凉,忙道:“陛下与首相治国有方,吏治清明,贪墨之徒自然……自然……”“有,还是没有?”李翊声音不轻不重,却让甄尧额角沁汗。“……呃,尽管陛下神文圣武,万姓倾心。”“然毕竟统合四疆,地方偶有一两个贪官污吏,也属正常。”甄尧求生欲极强,他知道在面对李翊这样的政治强人不能够耍小聪明。你说没有,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可直接说有,又显得过于唐突。为此,甄尧只能选择相对委婉的方式说出来。“陛下最恨官员不作为,也恨官员贪腐。”李翊搁下笔,郑重地说道,“然为何却仍有官员铤而走险,冒着杀头之罪,受贿逐利?”甄尧硬着头皮答:“利令智昏……”“且朝廷监察全国,不能看到各个角落,故终有疏漏。”“正是。”李翊突然拂袖而起,“吾等诛贪官,非为绝贪腐——”“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伸手必被斩!”“譬如治水,堵不如疏。”“私铸、贪腐,如同泥沙,可遏不可绝。”“但只要大江奔流的方向不变,几处暗涡何足道哉?”李翊的意思很明确。我们的打击私铸政策,与反腐倡廉政策的内核是一样的。杀贪官反腐败,不是为了杜绝贪污现象。因为这是不可能杜绝得了的。但我们这样做,却可以打击这种现象。让官员至少不敢明目张胆找你索贿。新币也是如此,我们发行后,尽管采取了严厉打击私铸的措施。但在利益面前,依然会有人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