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总制北疆,令出则山海可移。(4/8)
敢聚众藏民。”“私设律令,治徐无山?”田畴面色不改,有条不紊地解释道:“此皆百姓所推,非某僭越。”“况幽州屡遭鲜卑、乌桓寇掠,胡虏之患不绝。”“官府又不顾百姓死活。”“燕民不能聊生,故才相聚自保,仅此而已。”侍立在一旁的关平,见田畴语带讥讽之意,立马出声斥责道:“大胆!”“丞相讨乌桓、平辽东,纵横天下,扫清燕蓟。”“何得说边境不宁,胡虏肆虐?”田畴手指北方:“丞相所平三郡乌桓,然塞外乌桓、鲜卑仍旧不时扰边。”李翊面色稍霁,道:“吾来此地,正为兴幽州之利也。”“念汝情有可原,暂不予追究。”“若汝肯助本相协理,过往罪责,既往不咎。”田畴久闻李翊大名,当即便问李翊打算如何兴幽州之利。毕竟他当年躲在徐无山隐居,就是受不了公孙瓒的暴政才躲起来的。若是李翊实施仁政,给幽州百姓带来幸福生活。那他犯不着跟李翊作对。即便让他交出权力,甚至麾下的九千人口,如数交还给官府。田畴也不觉所谓。只是幽州太特殊了。不单单苦寒贫瘠,还面临北方游牧的威胁。即便你在这里发展了某种产业,经济搞起来了。结果转头游牧见你富,不用跑多远,直接南下就给你一抢而空了。等于你白干。而且即便幽州屯有重兵,也不行。幽州守军,只能保证幽州不沦陷。却不能保障这里的产业,不遭到胡虏骑兵的践踏、破坏。毕竟他们来去如风,抢完就跑。你官兵人多来得慢,人家已经抢完走了。人少了罢,人家连你一起抢。所以大部分统治者都是将幽州当成是一个军事重镇。很少有人说会在幽州大力开发,投入大量资源的。毕竟战事一起,全给嚯嚯了。但李翊本人却对此很有信心,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当开边市,与胡互易,畜牛羊。”“然后设鞣革之坊,以兴工织。”田畴蹙眉,摇了摇头,否决了李翊的建议。“胡人狡诈,恐难信也。”虽然田畴也采取了刘虞的抚定胡虏的政策。但那只是因为实力弱小的权宜之计罢了。倘若真有实力,田畴肯定不会给胡虏好脸色看。李翊见田畴反驳自己,面露不悦,拂袖叱之:“吾今谕策于汝,非听汝谏也!”“但言能与否即可!”言外之意,你在教我做事?田畴见李翊震怒,乃拱手赔礼:“在下失言,丞相恕罪。”“然胡人衣食所资,不过逐水草、牧牛羊。”“我汉家有何物,能使其不购则毙?”“况仅恃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