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刘备:若天命在孤,孤当义不容辞!这大汉帝位,该物归原主了!(2/3)
萧和丝毫不觉得意外,更不会觉得老刘此举乃是虚伪。老刘又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面子也是人之常情。你曹操心狠手辣,都纵容儿子杀了两个皇帝了,称帝之时不还要走三辞三让的过场么?老刘对天子客客气气的,想要天子下诏,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这点要求很过份吗?“伯温,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省悟过来的关羽,目光看向萧和,一副唯自家女婿马首是瞻的架式。萧和轻咳两声,不紧不慢道:“依和之见,如果想让大王接受劝进,名正言顺的进位为帝,咱们就要分三步走。”“首先,咱们得先为大王称帝造势,要授意地方刺史郡守们上奏祥瑞,还要在京城内外散播民谣,以佐证大王称帝乃是上应天命。”“其次,朝廷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州郡刺史太守,四方名士,皆要上表劝进。”“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我们要奏请天子,主动下禅位诏书给大王。”“只要做足了这三件事,我料想大王最多谦辞几次,最终必会奉诏继承大统,进位称帝!”萧和将扶老刘登基的整套流程,详详细细的向众人道出。这套流程算是曹家父子开创,后世无数次改朝立代时为人效仿,最后被人用的滚瓜烂熟。于萧和而言,这套流程自然是轻车熟路。“伯温考虑周密,亮也是这个意思。”诸葛亮点头附合。关羽心中有了底,欣然道:“伯温所说,诸位也都听到了,那咱们就行动起来吧,各自行事吧。”众人欣然应诺。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劝进风潮,就此在邺城内外掀起。在萧和等重臣的授意下,地方的州刺史郡太守们,很快就领悟到了朝廷风向。于是,各州各郡的奏表,很快就送至了邺城,宣称是祥瑞频现。什么泰山上出现凤凰凌空,什么黄河中惊现赤龙,什么幽州有陨星坠地,上刻“玄德当为帝”…跟着文武百官,刺史郡守,各州名士们,雪片般的劝进上表亦是纷涌而来。上表是一式两份,一份送往邺城给刘备,一份则送往许都给天子刘熙。与此同时。太傅孔融,则亲自启程前往许都,劝说刘熙下诏禅位…许都,皇宫。那位少年天子,神情黯然的枯坐龙座,俯视着案几上那一道诏书。那是太后伏寿,亲自提笔拟好的禅位诏书,只差他这个皇帝盖上传国玉玺。刘熙手端着玉玺,却迟迟未有落印。“熙儿,不必再犹豫,用玺吧。”身后响起伏太后的催促声。刘熙回头看向了母亲。此时的伏太后,神色平静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