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主动示好(2/3)
娱自乐不管不顾吧?那样下去,影响力越来越低,来参展和参赛的电影就会越来越少。电影节还办不办呢?所以不仅老马的威尼斯在想办法增加影响力,柏林电影节同样如此。所以,柏林电影节主席就把主意打到了曹阳身上。曹阳跟柏林电影节算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他的出道作品《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就是参加的柏林电影节。当时谢非正好是柏林电影节评审团的成员,他帮助曹阳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大奖——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且还让李晓苒拿到了柏林影后。可以说柏林电影节是曹阳崛起的起点,这算是有“知遇之恩”的。而谢非也是对曹阳有“知遇之恩”的。让柏林电影节难以释怀的是,曹阳成名后,随着他名气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却除了第一次外,就没再来过柏林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迪特-考斯里克其实很清楚曹阳为什么不来,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他来了也不可能给他金熊,所以他就直接不来了。迪特-考斯里克一开始还觉得曹阳肯定要来柏林,毕竟曹阳手里有了金狮和金棕榈,只差一个金熊,就能成为世界电影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目前为止,能拿到欧洲三大大满贯的,也才三个人,曹阳是最接近的第四人。可随着曹阳在好莱坞越来越成功,并且还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票房更是大爆,大有在所谓的实验电影领域发展下去的趋势。特别是曹阳接拍了《新加勒比海盗》这样更加商业化一些的电影后,这种趋势似乎更加明显了。迪特-考斯里克也有些急了,他甚至觉得曹阳真有可能不会再来柏林电影节了。如果是一般导演,不来就不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曹阳不同,他几乎拿遍了世界上所有有影响力的奖项,却唯独只参加过一次柏林电影节之后,就再也不来了!随着曹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会不会给人一种假象——柏林电影节不行或者柏林电影节太不公平,所以曹阳才不去的。迪特-考斯里克出于对柏林电影节的维护,以及提高电影节影响力的目的,只能先伸出橄榄枝,至少要让曹阳来一次,以便消除大家的误会。但他作为柏林电影节主席,跟曹阳其实不算熟悉,要是亲自打电话被拒绝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于是便迂回一下,先给谢非打了电话。听了谢非的话,曹阳有些皱眉。让我做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有没有搞错,现在都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