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老朋友变成个小朋友(2/6)
走了一百多里路。
路过两个乡、七八个村子,将赵衍赠送了五百多两盘缠全部用光。
有的是用来买药,有的直接赠送孤寡老弱。
傍晚两人找了个山洞,准备休息时,小羽还开坛做法,烧了一份疏头给当地的土地神。
疏头中大致讲述了她用赵衍银子行善的事儿,强调要将阴功记在赵衍头上。
她还是普通人时,烧疏头给鬼神,鬼神能不能收到,完全看运气。
现在她是“高人”了,可以确保本地的土地神,一定收到她的疏头,也一定会将疏头中记录的信息,尽数禀告给县城隍或府城隍,然后城隍转录入生死簿。
首先,这是一种道法。
她施展道法成功,驱鬼御神只在等闲。
鬼神是不能、也不会拒绝。
其次,鬼神有记录信息的职责。
没有道士烧疏头,当地鬼神已必须记录自己辖区内,人类的活动情况。
有道士烧疏头,天地已知,鬼神不记录,就是严重的失职。
当然,记录归记录,生死簿能自动演化出多少阴功,添加在赵衍头上,小羽没半点把握。
“道长,为何不在行善时,告诉村民,我们奉赵县尉之命布施?”
苟交在边上看完了全过程,心里很疑惑,“有百姓颂扬,鬼神必定知晓,肯定比烧疏头主动邀功要强多了。”
小羽摇头道:“所谓‘阴功’,便是你在人间做的好事,减去你从做好事这一行为中获得的利益。
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成为阴功,留到你的下一世,或者蒙荫你的子孙。
比如,你做了价值10两银子的好事,却得到了价值100两银子的江湖名望、郡府声望,或者别的什么利益。
那么,别说有阴功了,你还要承担价值90两银子的恶业。
阴功中的‘阴’,便是‘隐匿’的意思。
阴功则是未曾在人间显露、兑换出来的善德。”
苟交若有所思,“阴曹司的这种阴功制度,总体上还蛮公平的。
只是对公开行善的好人,又不太公平。
想积累阴功的人,都偷偷摸摸,像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