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搅屎棍> 第409章 玻璃、水泥、膛线(1/4)

第409章 玻璃、水泥、膛线(1/4)

    这两样东西,前者其实欧罗巴人已经可以生产,而后者无异于划时代的黑科技了。



    郑芝彪送给他的那支单筒望远镜,其内的镜片便是欧罗巴人生产的玻璃。



    玻璃这种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经济价值极高,而且有了这玩意儿,还能推动化学,乃是各学科的技术进步。



    玻璃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生产出诸多不亚于水晶的商品。



    而由于玻璃拥有极高的化学惰性,很少与其他化学品发生反应,有了这种器皿,做化学实验就方便多了。



    中国其实在千年之前便会生产,只不过生产出来的不能叫玻璃,而是叫琉璃。



    琉璃是一种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玻璃半成品,可就是这么一项技术,中国迟了一千年才将真正的玻璃制造出来。



    “玻璃鄙人知道,欧罗巴的传教士曾给鄙人看过,那是一面放大镜。



    那个物件放到哪里,便会放大镜子下面的物体,很是神奇。



    不过倒是与水的作用有些雷同,水同样可以放大物体。



    鄙人认为这其中一定蕴含着精妙的知识,只是那传教士却并不知道玻璃的制法。



    鄙人后来也有研究,尝试过用石英砂炼化,但只能做出来比琉璃稍好点的,清晰度仍旧不好。



    不过鄙人觉得,其难点并非炼化,而是如何避免产生气泡。



    这应当是试验次数太少,如今有侯爷和朝廷支持,鄙人愿意专心研制。



    可是这水泥?鄙人却从未听说过。”王徵一心科研,说话十分的严谨。



    宋应星也是只知道玻璃,却并没听说过水泥。



    张世康对此一点也不意外,便大致解释道:



    “水泥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但其本身的意义比建筑材料就大得多了。



    这是一种粘合力极强的粘合剂,如果能够研制出这种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我朝廷的防御能力,还可以用于水利工程。



    这玩意儿如果与碎石和钢铁结合,可以建造出高达数十甚至上百丈的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