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2/4)
于扣的那份俸禄。”吏部尚书倪元璐回道。
“你说的不全!”张世康不满道。
他今年算是真真正正的在民间溜达了一年,对各级官府的情况了解的更多。
“实物折俸确实很离谱,臣记得之前朝廷还用苏木折俸、胡椒折俸,家贫的官员去领俸禄,还要亲自背着个麻袋去往集市卖。
又因为所有的官员集中全都发的胡椒,致使短时间内胡椒价格下跌严重,官员压根卖不出去。
这还只是其一,即使领到了一半的俸禄,但还是以七品知县为例,这半份儿俸禄还要分成若干份儿,包括师爷什么的。
这些人都是县令雇来帮助处理政务的,朝廷不给发俸,就只能从县令本就不多的俸禄里出,若是不够,就会滋生腐败。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算都察院、东厂锦衣卫再狠,也很难将腐败控制住。”
张世康又解释道。
朝廷拿实物一直都是惯例,太仓里什么东西多的处理不了,就拿什么当俸禄发。
但到了万历年间竟然搞出了用木头折俸的离谱操作,也实在是算得上无耻了。
当官的都体面不了,这是从根上就出了问题。
崇祯皇帝见其他阁臣都不吭声,也明白他们大概是限于本身就是官员不好开口,于是便同意了张世康的提议。
反正银子都是这小子搞来的,他想涨便涨呗,到时候官员们自会对他这个天子感恩戴德。
给官员们涨一涨薪俸也无妨,官员俸禄在朝廷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大。
当然了,若是日后出了问题,比如朝廷又缺银子了,崇祯皇帝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张世康。
搞钱小能手了属于是。
“既然现状已经不符合,那便涨吧,只是这个涨的幅度当如何定?”崇祯皇帝问道。
“回陛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臣这小本本上,都是实地核实过的。
仍旧以七品知县为例,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臣以为正七品知县的月俸当提高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