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这胖子还是有一手的(2/4)
费钱粮的事情,以前张世康还觉得夸张。
如今自己也算是一方统领,才知道个中的道道,光是京营出征的这十几天,算上开拔费、军饷、粮饷,就是小十万两。
贾庄之战后赏银加上抚恤银,后来具体数字算出来,也有二十二万两,这才是两万多人十几天的预算,就是三十万两了。
当然,收获也是有的,贾庄之战最大的收获,除了俘虏了建虏头子岳托外,就是齐大柱等人抢下的那八千多匹建奴战马和十几万石粮草了。
建奴的战马多出于蒙古诸部,按照十五两到二十两的市价,也就是十几万两银子的样子。
可问题就在于,京营也很缺马,张世康给崇祯的奏疏里已经说了,这些战马都将被他留在京营,以扩充马军营。
所以这批战马不仅没能换成银子,京营反倒多了八千多张嘴,一匹战马吃的豆料草料,按市价抵得上五个士兵的口粮。
八千多匹战马,差不多相当于四万士兵的消耗量,不仅仅是杨嗣昌着急,张世康也不想一直拖着,谁都拖不起。
“王公公,战事催不得,越催越坏事儿,战机又不是你想要就会有的。”
王承恩毕竟传的是当今天子的口谕,在场的人都不敢反驳,张世康实在看不过去,便开口道。
他倒不是为杨嗣昌开脱,越是大的战事,统帅就越不应该受外界的干预,否则就很容易完犊子。
张世康记得,往后几年的大凌河之战,洪承畴也是因为崇祯老哥一直催,所以才匆匆发起决战,结果惨败投降。
而张世康旁边这位方头国字脸的大冤种,也是被崇祯老哥一催再催,明明都没准备好,缺粮缺饷缺操练啥都缺,就匆匆的出潼关与李自成决战。
结果当然很惨,跟卢姥爷一样惨,死了许久都没人收敛,还被崇祯老哥斥责奚落。
该说不说,崇祯老哥这脑瓜,但凡少指手画脚,朝廷也不至于混到那部田地。
你说你急啥呀?大明都这吊样了,哪儿差这一时半会儿,咋的,赶着去投胎吗?
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