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搅屎棍> 第79章 你若不逮着机会就显摆,我就不姓孙(1/4)

第79章 你若不逮着机会就显摆,我就不姓孙(1/4)

    虽然怕死不算什么好弱点,但总归找不到弱点强。



    崇祯皇帝一直苦于无法笼络张世康好好办事,如今心里总算是安生了点,仿佛建奴寇边都被冲淡了不少。



    “建奴寇边之事,朕已令杨先生去蓟镇总督各路兵马,又令山西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宣大总督卢象升入京勤王。



    同时调宁远副总兵镇南伯祖宽、临洮总兵安南伯曹变蛟率兵入卫京城。



    你觉得怎么样?”



    崇祯皇帝的态度似在考量张世康,又似在征求建议。



    张世康闻言嘴巴都咧了咧。



    “只要没人拉后腿,建奴当无功而返。”



    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张世康这么说似乎很是托大。



    毕竟建奴名声在外,哪次寇边不是把京畿地区蹂躏的浮尸遍野,就是杨嗣昌在这里,也不敢如此草率的断言。



    但张世康却是知道的,卢象升自不必说,文官出身却每次战斗冲锋在前,就是一近战法师,人送外号卢阎王。



    至于孙传庭,张世康知道的倒不是很多,只从史料里看到过对此人的六字评价——传庭死,则明亡。



    张世康觉得有这六个字就足够了,毕竟没人说杨嗣昌死则明亡的,说明这人至少比杨嗣昌强。



    还有就是那个洪承畴,张世康想起此人略微皱了皱眉。



    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里,在军事上总共重用过三个人,几乎都做到了要啥给啥,勒紧裤腰带也努力供给的地步。



    第一个是袁崇焕,第二个是杨嗣昌,第三个就是洪承畴。



    而且洪承畴是唯一一个,以大明兵部尚书、总督、太傅、太保、少师等诸多官衔在身,却投降了大清的重臣。



    其实一开始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满朝文武都以为洪承畴是殉国了,为此崇祯皇帝还为洪承畴举行了国葬,以郡王之礼的厚葬,足以说明崇祯皇帝当时有多信任他。



    然而崇祯皇帝当时有多伤心,后来就有多愤怒,在得知洪承畴根本没有死,而是投敌的消息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