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霜与金(1/5)
大祚衍,杀完人之后若无其事,说说笑笑带着杨璞来到肃慎国皇宫大殿。此地说是皇宫,比起渤海国内的郡守府邸恐怕都不如,完全就是大帐。如今南方已经是骄阳似火,极北之地的会宁府还是有些寒冷,殿内甚至堆着篝火。大祚荣坐在龙椅上,一双阴鸷的眼睛,盯着杨璞。“你就是杨璞?俺二哥说你是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你可愿意为俺肃慎国所用。”踩着同胞血泥而来的杨璞,心底长叹一声,躬身道:“臣杨璞,愿为皇帝陛下效忠。”大祚荣是个实在人,根本不和你多说废话,随口笑了几声,马上问道:“你想要个什么官?又能为俺做什么?”杨璞也是第一次见这种皇帝,他沉思片刻,已经在心里把肃慎国的现状捋了一遍,脱口道:“匠者,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师者,人之模范,不能使人必行。大王创兴师旅,当变家为国,图霸天下,谋为万乘之国,非千乘所能比也。诸部兵众皆归大王,今可力拔山填海,而不能革故鼎新。愿大王册帝号、封诸蕃,传檄响应,千里而定。东接海隅,南连贵霜,西通东夷,北安远国之民,建万世之镃基,兴帝王之社稷。行之有疑,则祸如发矢。大王何如?”在场的肃慎贵族,如听天书,云山雾罩。杨璞左右一看,顿时明白自己说的太文雅了,换了个直白的用词继续说道:“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陛下可以让金人先册封陛下为兄皇帝,承认陛下为兄长、徽号大圣大明皇帝、国号肃慎国及赐以玉辂、衮冕、玉玺诸天子仪物等十事。如此一来,我们再对女真用兵,则名正言顺,不算是叛乱。”大祚荣点了点头,十分认同这一点,肃慎太小了,没有个名分就算是打仗再厉害,前来投奔的人都是很少。接下来几个月,已经失去了国家的杨璞,一门心思效忠肃慎国,被册封为国师,像极了后世的范文程。杨璞接着又提出了许多国策,建国之初,诸事草创,朝仪制度皆出其手。肃慎朝的最有权势的两兄弟,大祚荣和大祚衍全都推尊杨璞之言,这个渤海俘虏,帮助肃慎人慢慢完成了从部落到国家的演变。奴隶们也不再被随意处死,转而成为肃慎发展国力的劳动力,他们还创造了十分严明的军法。桀骜不驯的肃慎贵族,在前些日子和女真打仗时,还都十分桀骜,他们帐下的谋克死得多了,心疼之下连大祚荣他们都敢骂。军法颁布之后,杨璞便带着大祚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