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3/6)
江弦始终是有歉意的,写这篇文学评论,也是想着,我豁出这张老脸,为他的造一造势,希望江弦能因为这个,卖我一些薄面,不要再对杂志首印量的事情耿耿于怀了。”
“.”
听着从维熙的话,姚笑愚心中忍不住为这位老作家对作家出版社的奉献感到动容。
不过随即脸色又变的有些奇怪。
他憋着一句话没说出来:
兴许您老看了这篇以后,写评论的计划就从自我奉献的被动变为按捺不住要写的主动。
“对了,老姚。”
从维熙又把姚笑愚喊住,“你去选几篇江弦的代表作,纳入到咱们‘文学新星’丛书的出版之中。”
“好的主编。”
这套“文学新星丛书”是作家出版社筹划,对当下最具代表性青年作家作品的一次收录出版。
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作家出版社当下的头等出版任务,能纳入这套丛书的,都是经过千挑万选,选稿极其严格,而且其作品必须在80年代文学中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按计划,全国可能总共只能够有十余名青年作家的作品有资格进入这套“文学新星丛书”。
每一个名额可以说都是极其珍贵。
而从维熙一句话,就把江弦纳入了丛书的计划当中。
在姚笑愚看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合该如此!
江弦作为当下青年作家的领军人物,是一定,也是必然要被收录进入的。
姚笑愚甚至可以这么说,江弦不需要这套丛书来证明自己的作品有多优秀,而是这套丛书需要江弦的作品来证明这套书籍的选稿有多优秀。
李陀家里今天来了个穿皮靴、留一头长发的飘逸男子,光是看着就极有个性。
“你就是马原啊。”
李陀上下打量一眼这年轻人,只觉得异常张狂,极有个性。
马原是不久之前来到京城的,经人介绍,听说了京城李陀的大名,便决定找他聊聊。
因此有了这场马原来李陀家里的拜访。
“我给介绍一下。”带马原过来的朋友谢翔笑着道:“这是李陀,江湖上人称‘陀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