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来自京城的一份手稿(4/7)
嫁他的继位者的继位者。
也就是昭君三嫁。
这是路遥熟知的,可他不了解的是,昭君出塞对于匈奴的意义。
当时的匈奴分裂为两个大部落,一个南匈奴,一个北匈奴。
昭君的和亲,致使南匈奴从理论上成为汉王朝的附属国,后来又有“五胡十六国”之乱,以及出塞美人昭君的血脉赫连勃勃在陕北北部筑起统万城,建立起大夏国政权。
而失势的北匈奴则割袂断义,逐渐远离定居文明的地区,开始他们悲壮的迁徙。
这场迁徙,持续数百年。
谁也不知道匈奴人是怎样穿越险峻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完成这一场跨越洲际的大迁徙。
他们穿越了乌浒河、药杀水,穿越了伏尔加河、顿河、库班河、第聂伯河、多瑙河、莱茵河
没人知道他们是如何穿越的,多少人死在了路途,又有多少人在路途上出生,这些都是谜。
从世界东方的首都长安,到世界西方的首都罗马。
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阿提拉出生在多瑙河左右岸。
阿提拉在今天的布达佩斯建立了他的匈奴汉国,一个威吓中原多年的民族,他们的骑兵向东罗马帝国宣战。
像是踢死一条野狗一样轻松的灭了东罗马帝国以后。
阿提拉强渡莱茵河,向着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罗马”进军,将罗马城铁桶一般围住。
东方一位王昭君改变了匈奴人的历史,西方也有一个女人,再一次改变了历史。
这个女人就是敬诺利亚。
不同于王昭君,她是真正的公主,是罗马皇帝的妹妹。
每天有十二个宫女为她梳头,把她金黄色的头发梳得像金瀑布。
而同时又有十二个宫女,将她的其他毛发编成辫子。
那长长的毛也是金黄色的。
宫女们将它辫成一个一个麦穗状。
罗马用敬诺利亚换取了阿提拉退军。
在婚礼完毕之后,阿提拉带着敬诺利亚重新回到匈牙利草原上。
而在第二年,阿提拉死于那里。
葬礼上,士兵们搬来许多的石块,堆出阿提拉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