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英才济济龙凤姿(3/5)
亮如凤目,面部轮廓圆润,下颌丰满,鬓秀须雅,穿着一件素色的袍服,气质温雅,虽是身在风尘仆仆的行军途中,观之风神内蕴,颜温气清,让人一见便生好感。
其人便是早前曾被李善道向清河房氏族人询问过,现为李世民大元帅府记室参军的房玄龄。
房玄龄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他的父亲,著名学者房彦谦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十八岁时,齐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县尉。隰城,是西河郡的郡治。也因此,李渊起兵后,他投从了李渊,之后一直到现在,都在李世民帐下为吏。
房玄龄的提议深得李世民之心,他颔首表示赞同,便就令道:“传檄我堂叔、三胡,河东此战,能否得胜,眼下关键,就在霍邑。必得在我军到龙泉郡前,将霍邑守得如铁桶一般,断然不可有失!如若有失,虽宗属之情、骨肉之亲,世民之法,不可废也,亦按军法严惩。”
即有一吏,取纸笔出来,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撰写了军令一道,呈与李世民,审核无误后,落下印章,快马送出。
——这起草军令之吏,年亦三十余,名儒颜之推之孙,尝被杨素惊叹的才士颜师古是也。
颜师古其先本居琅邪,世仕江左,及其祖颜之推,历事周、齐,齐灭,始居关中。颜师古本人早年仕隋,政绩突出,寻坐事免,归长安,十年不得调任新职,家贫,以教授为业。李渊起兵入关中后,他因他早前的长吏薛道衡与李渊有旧,便和长孙无忌等一样,也到长春宫谒投,现任李世民秦公府的文学。但与长孙无忌等有所不同的是,他非一人现为李世民属吏,其父颜思鲁、其弟颜相时当下都任职李世民帐下,其父为记室参军,其弟与他同,亦为文学。
待檄文送出,房玄龄旁边的又一吏员,进言说道:“殿下,‘兵贵神速’,霍邑若失,则既定之策,恐将难以再得施展。今虽已令李公等严守,仆之愚见,我军仍不能掉以轻心,宜传令各部,加快行速,以期尽快抵达龙泉郡。并可令骑兵一部,先行赶往。”
此吏的年岁比房玄龄小些,大约三十三四岁,身高、相貌都不突出,却自有一股英爽之气,不失儒雅,举止言辞干练,乃京兆杜氏之后人,名杜如晦。现为李世民帐下法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