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钜白黔黑、斩儒一缕(2/4)
讲求的是人性的完美,可以此为基础的人治过于理想化了。所以后世人不断推演,出现了各种学术流派,但说到底是一家之言。圣人的本意,也许早就消磨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这就是钜白黔黑的道理,甚至还有点朴素的唯物辩证那个味道了。主客观辩论,墨子认为儒家那套过于主观,脱离实际。
历史也确实证明,读书人的仁义其实立场变得很快,比如那衍圣世家。
顾尊问完这句,就等祝君寒回答。
祝君寒闻言之后,刚想回答,又忽然顿住。因为他发现这个问题居然十分棘手,以自己的修为竟然一时间找不出可以辩驳的话。
其实儒家不是完全没有遇见过这种问题,辩证之论早有记载,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两小儿辩日等等,虽然无法解释,但也能辩驳一二。
可是钜白黔黑举例子是瞎子,直指儒道的核心,反而无法破题。
祝君寒没想到自己眼中的邪祟,竟然有如此之能。至高的儒道竟然能找出一个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
儒道的本质还是修心,所以一旦涉及这种方法论的领域,瞬间就束手束脚。
顾尊冷笑,追问道:“我虽称顾大佛爷,但从不以信仰迷众生,不以生死动世人。传音海螺每日奏曲吟唱,说书讲的也是仁义故事。还会预报晴雨,惠及百姓。这难道不是儒道所谓的‘教化’吗?你身为河阳城玄衣官捕,又做了什么事?夜中杀人的贼人,你抓到了吗?”
“你!”
祝君寒握手长刀,可一身的浩然正气却顿时萎靡。
这也是儒道的一个弱点,那就是如果君子无暇的文胆受损,那力量就会受损。心中有所惑,自然无法御浩然正气。
“这浩然正气,便是仁义的证明。”祝君寒大声呵斥。
顾尊哈哈大笑,问道:“你有浩然正气,那与你为敌的人就全数是儒家的罪人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儒家上下一心,早就压过了道佛两家。”
祝君寒捂着心口,内心已经震撼不止。这样的问题他答不上来,因为浩然正气只能证明自己的仁义,却不是全天下的仁义。
这一刻,浩然正气瞬间消散!
祝君寒此时知道,自己无法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