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告祭太庙(2/4)
自大宋始,儒家和朝廷便开始提倡“以孝治天下”,“忠”字是绝口不提。你以为是朝廷不想提吗?是没脸提啊。今日赵煦告祭太庙,楚王赵颢宣念祭文,与赵家祖宗们分享收复燕云的荣耀,这便恰好合了“孝”这个字。宫门打开,满朝文武整理衣冠,列队鱼贯入宫门,直赴太庙。延福宫的太庙位于西面崇孝门内,文武百官到达后,见赵煦穿着黄袍已等候。今日的太庙四周旌旗飘扬,禁军林立,道僧跪坐太庙两侧,念诵经文,太庙门外广场正中的社稷大鼎内,正燃着袅袅柱香,场面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百官站在太庙前,神情也不自觉地严肃起来,人人垂手肃立,表情虔诚。告祭太庙的仪式开始。礼部官员筹办仪式,翰林院编修才子临时撰写一篇花团锦簇的祭祖骈文,楚王赵颢穿着亲王朝服,肥胖的身躯站在太庙前,手里握着那篇祭文,此刻的他仍是一脸懵逼。人在王府,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拎到太庙前念祭文。家人们,谁懂啊,真的好突然啊,换地图太快了。迎着赵煦和百官们的目光,赵颢硬着头皮一字一字大声念诵祭文,念得有些磕巴,声调抑扬之处明显也有些不对,甚至还念错了字。百官目光古怪地盯着赵颢,人群鸦雀无声,但很多人的眼神却带了几分嘲讽的笑意。听说这位楚王殿下不学无术,却常常喜欢附庸风雅,平日里吃喝嫖赌俱全,却偏自诩风流文士,喜欢往文人堆里凑。今日看来,汴京传闻不虚,这位楚王殿下的成色,大约便是这样了。许多人的目光嘲讽,赵颢却浑然不觉,念祭文的状态越来越好,念错了字也丝毫不慌,只要我自己不承认念错字,那么这个字就不是错的。是通假字。祭文念完后,赵颢长舒了一口气,一脸解脱地望向赵煦。“官家,臣已念完祭文了。”赵颢陪笑道。赵煦露出了一丝笑意,低声道:“楚王叔,子安很争气,朕很高兴,王叔有子若此,此生足慰矣。”赵颢憨厚地呵呵一笑:“劣子都是托官家洪福,才得了这点小小功劳,若无官家器重,他不过只是汴京一个纨绔膏粱罢了,官家不足为夸。”这句话很得体,至少赵煦听得很舒服。“不管怎么说,子安立下的这份功劳都是无与伦比的,朕都不知如何封赏他了,燕云诸州接管后,子安也该回京了,塞外风霜苦寒之地,子安经受了太多,朕实在不忍见他继续受苦。”赵颢闻言目光闪动,表情却一如既往地憨厚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