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世子稳重点> 第二百四十二章 庆功宫宴(1/3)

第二百四十二章 庆功宫宴(1/3)

    延福宫,接风的盛宴设在大庆殿。今日的赵煦心情激奋,连着破了好几个先例。大庆殿本是君臣正式的朝会之地,为了给赵孝骞洗尘,赵煦居然将盛宴定在这里。由此可见赵煦对赵孝骞的重视,也看得出赵煦对这次宋夏之战的结果是多么的满意。两国停战的盟书是一个月前传回汴京的,当时整个汴京都沸腾了。大宋立国至今,从未签订过如此占便宜的协议,往年的大宋子民听到的大多是战败的消息,然后就是不停地签盟书停战,每年送多少岁币出去。官方对外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什么上国止战,旨在免于天下人荼毒,邻国皆是兄弟之邦,上不忍肘腋阋墙云云。总之就是,我不是打不赢,我是不忍心打赢。邻国都是兄弟,平日吵吵嘴就罢了,动刀动枪玩真的就不必了。像一个虚弱的病人,在色厉内荏地恐吓强大的敌人,看在邻国眼里,未免可悲又可笑。而赵孝骞,这次玩真的了。袭军司,破都城,掠部落,斩首不下万级,逼得西夏不得不求和,并割让六城之地,向大宋称臣。绝对的实力面前,是不需要言语的,国与国之间讲究的是丛林法则,谁拳头大谁是老大。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国主李乾顺的称臣表疏,比赵孝骞更早到汴京。李乾顺回到都城兴庆府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剪除后党,培植安插亲信,都城的臣子们几乎被换了一整茬儿,扎扎实实来了个重新洗牌。也亏得赵孝骞给李乾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宋军破都城的那一晚,以赵孝骞不留俘虏也不留后患的原则,都城里但凡稍微有点权力的官员武将,都被宋军杀了。李乾顺回到都城后,接手的朝堂几乎缺员三分之二,其中绝大部分是梁太后的后党党羽。这种情况下,李乾顺清洗朝堂简直不要太容易。李乾顺也算识时务之辈,西夏朝堂局势稳定后,立马便向汴京和辽国上京同时递了国书表疏,大唱和平赞歌,努力将西夏打扮成柔弱不堪的小可怜。未来若干年内,西夏的这个形象都将一直维持下去,苟起来猥琐发育。而在给汴京的表疏中,李乾顺除了称臣,还在表疏里大赞赵孝骞,说什么安乐郡公“体国忠鉴”,宋军“王师义伐”。明明赵孝骞率部在西夏境内烧杀抢掠,干尽各种丧尽天良的事,结果居然被当事人如此盛赞。国家丛林法则,就是这么残酷现实。大庆殿,宫廷盛宴。赵煦强拽着赵孝骞,与他并排而坐,群臣作陪,太常寺歌舞升平。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