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役之议(2/3)
回去。赵孝骞朝章惇龇牙一笑:“章相公,我可以说话了么?”章惇也笑了:“今日所议‘兵役法’正是世子提出的,世子理应细说,也好教我等权衡。”赵煦这时也朝他点头:“子安尽管畅所欲言。”赵孝骞道:“所谓‘兵役法’,是在推行新法的基础上,朝廷再增一法。”“在座诸公皆是朝中砥柱,当知兵者,死生之大事也。咱们能在繁华的汴京城里治国议事,享受锦衣玉食,全因边疆的将士们为国戍边,严守国境。”“若有外敌犯边,将士们英勇厮杀,付出血和命,拼死将外敌拒于国门外,我等才可安享太平,诸公不知同意我这个说法否?”在座诸位皆点头默认。赵孝骞又道:“将士们付出血和命的代价,为我等保得太平,诸公可知,他们每年饷俸几何?”章惇不愧是宰相,记性是真的好,想了一会儿道:“老夫记得,汴京上四军普通军士,每月可得七百文饷俸,而边军普通军士,每月可得五百文。”赵孝骞笑道:“章相公好记性,不过有些事情,高坐庙堂的相公们可能不清楚……”“说是七百文和五百文,但朝廷发下饷俸,要经历官员和武将层层克扣,扣下来之后,真正落到普通军士手里的,大约只有一百到一百五十文。”一言既出,满座皆惊。章惇沉声道:“世子,你的说法可有证据?”赵孝骞笑道:“不需我拿出证据,诸位若有兴趣,不妨换上常服,莫要透露官职身份,随便在汴京城外拉一队巡逻的禁军,仔细问问他们每月手里拿多少饷俸。”这件事赵孝骞干过,多次求证之后,赵孝骞才敢在政事堂说出具体的数据。在座诸公皆沉默,见赵孝骞说得理直气壮,众人渐渐明了,想必他的话错不了。“将士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上有老下有小,一百多文钱养一家子,在座诸公敢想象吗?”赵孝骞接着道:“除了饷俸,军中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尤其是他们地位低下卑贱,常被士大夫所不屑,就连百姓都觉得当兵不是好谋生。”“将士们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凭什么让他们为了大宋去流血拼命?他们难道天生就该低人一等,天生就该死吗?”赵孝骞有点上头了,语气不由激烈起来。章惇皱眉道:“世子的意思是,兵役法是为了提高将士的地位和饷俸?”“没错,我是这个意思,但这只是表面,兵役法的目的是提振大宋的军心士气,在军中建立赏罚分明的律法,让将士们有个奔头,立了战功,该封官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