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哦(2/3)
座砖房——不算军营、军队大院、煤铁镇、盐镇、金矿镇、草甸牧场等分流的居住地。不提九千个铁炉,光是蜂窝煤,每天就要消耗三万多个,大概十万斤出头的份量,二十辆马车才能拉得动。有些早早成家落户的,分配到砖房,仅有两三个人,共用五个蜂窝煤。而那些没分配到房子的,或者说今年刚来的奴隶,也住在砖房里,平均一座砖房能塞了二十人,每个人仅有四平米的活动空间,睡也是睡草席大通铺,互相挤在一起取暖,他们也是共用五个蜂窝煤。放开通风口,一个蜂窝煤全速燃烧,大概能燃烧一个小时。如果通风口用木塞塞住,仅留出一丝缝隙,就能大幅度减缓蜂窝煤燃烧的速度,将燃烧时间变成三四个小时。尽管如此,四个蜂窝煤提供的热量也是有限的,让二十个人取暖肯定是有些难了。但是在起源城,没房子的奴隶就是这样子的。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工作,不能偷懒,否则和战俘享有同等待遇。如果表现好了,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最晚的一批人要等到半年后就能拿到拿到户口本,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到了那时,他们也会自动脱离奴隶的身份。起源城是有居住规则的。而且居民部的管事会明确别人告诉这些规则。比如参军能直接拿到两座砖房,士兵在军队大院有一套房,起源城也会给其家人分配一套房。如果没有家人也无所谓,毕竟在军队大院有保底的一套房,物质丰富、薪资极高。另外,如果错过募兵,或者没招募上。那新建成的砖房会优先供应给有家庭的。如果没有家人,那就找个家人,去领结婚证,然后排队。否则就只能和别的单身狗共处一室了。这只能算是很正常的、将奴隶转化成居民的手段。人没有上进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有上进心的人没有家庭也挺可怕的。所谓落地生根,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羁绊,和这片土地不离不弃,同生共死。……罗曼下达了指标,制造两万个铁炉子。虽说工作量很大。但平摊到一千多人身上就不是个事了。那些铁匠是生产的主力,罗曼培养了一年多的铁匠学徒们如今都成材了,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金属加工。虽说没法单独敲出一块板甲出来。但有了锻锤和轧机,大多数人也没必要掌握手敲板甲的高等锻造技巧。这些学成的铁匠现在就可以带新一批的铁匠学徒了——也就是居民部挑选出来的这五百人。他们爆发的生产力不容小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