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怀黄佩紫,越凫楚乙(3/6)
位皇帝可没这么不讲道理,要灭绝乡友这种人之常情。张四维也感同身受地叹了一口气:“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山西本来底子就好,自从隆庆互市之后,外面更是在传‘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这种话。”“皇帝这是盯上咱们晋商手里的银子了。”照理来说,被皇帝盯上这种事,就应该学杨博那样,溜之大吉。但经商这种事,官面上总得有人接力,否则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非得等到提拔施恩乡党,把这担子交到万世德、王家屏这些后起之秀身上,才能安心致仕。这就是乡党水面下运转的规则,就像杨博早就想致仕了,却还是等到现在。如今只是顶上来不是时候罢了,遇到一个心有成见的皇帝。王崇古思忖半晌,面色颇为凝重。若真像自家外甥所说,皇帝是这种想法,那可不是什么好事。这已经不止是关乎钱财、地位了,而是身家性命相关。那他必然得在边事上,继续利用互市与晋商,姑息俺答汗,养寇自重。同时在中枢,凭借兵部、乡党,与皇帝周旋,疲弱大明朝的兵备,控制三晋、打压京营、影响东南。可是……这样一来,他还怎么扫清鞑靼!?他还怎么封狼居胥!?他当初主持俺答封贡,上奏给先帝,说是借着一段时间的和平,整饬兵备,以求一击建功,那是真的发自肺腑。事后高拱屡屡传信,让他修战守,捣敌巢,他也从来没含糊过。皆是出于本心啊!王崇古固然是商贾之家出身,淡薄道义,但他生长于边疆,从小见识蛮族铁蹄肆虐,岂能无动于衷?钱财、地位,固然是他难以舍弃的,但扫清鞑靼,平息边事,又何尝不是他的愿望?想到这里,他更是犹疑不定,两难之间。见到外甥还要再劝,抬手终止了这场谈话:“待我明日面圣后再说。”王崇古心不在焉地摆了摆手,径直转身离开了书房。……翌日,清晨。今晨风有些大,卷起地上的碎屑枯叶,在空中打个旋,又摇摇晃晃地落下。王崇古吹着风,走在路上。他没有乘轿,为了消解一番复杂的情绪,他选择了步行赶往皇宫。廷议之前,他还要去一趟西苑面圣——皇帝对于两日还没议出结果,已经很不满了。可到了这个时候,王崇古心中还未拿定主意。此时天还没亮,王崇古就这样皱着眉头,心不在焉地走着。久在边塞的缘故,让他更喜欢感受风吹打在脸上的感觉。“王尚书!”突然一道声音,传入了王崇古的耳中。他立刻站定,回过头看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