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3/4)
他们来了。帝姬陷入沉思。如果按照她印象里的那些话本故事,她现在只要坐在灵应宫里就好。有数不清的管事,聪明,忠心,无所隐瞒,不求回报,不离不弃,像爆了缸的田螺姑娘一样,前赴后继,自水缸里冒出来,从房梁上掉下来,从德音族姬的头顶长出来。然后她就可以像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放进不同形状的玩具槽里那样,将他们分门别类地放进去。完美。有缓缓的脚步声走过来,打断了她偶尔的走神。帝姬坐在窗下,拄着下巴,对着一叠自荐文书发呆的样子,很像个真正的小女孩儿。宫女难得看到她这副模样,是不忍心打破的,只有曹福会慢慢地走过来,脚步很稳,鞋子踩在砖上,一步一步,叩门似的,由远及近,就惊破了帝姬偶尔的休憩。“曹翁。”她并没有闹,而是已经整理好了思绪,起身请他坐下,“我正有惑,求教于曹翁。”“老奴不敢称教,”曹福在下首离她稍远处坐了,“帝姬有何吩咐?”“爹爹赐我荒山,由道观管理,可我没有那许多管事,”她说,“我当如何?”“帝姬只想寻几个读书识字的管事,城中不难招募,若只限道士,兴元府中亦有许多。”“曹翁知我想要的,不止于此。”曹福的声音很平静,“我不知帝姬想要什么样的管事。”屋子里暂时静了一会儿,她挥挥手,佩兰领着两个宫女就悄悄出了门去。“求曹翁直言。”她说。曹福看了她一眼,忽然就乐了。“帝姬可知灵应宫一日要收多少信,他们能将信送到帝姬案前,已是极难得的人才,只是帝姬心不足罢了。”“我心的确不足,”她说,“我不知他们是何品行,纵我下令去查,我初来乍到,亦不知令谁去查,从何处查。”“就算帝姬明断,能察秋毫之末,”曹福反问,“又如何?帝姬难道欲求俊杰于家奴之中吗?”“卫青也不过家奴出身。”她说。曹福直直地看着她,“帝姬要卫青何用?”她不说话了。“老奴虽无识人之明……”“曹翁过谦。”“但帝姬若只要管事,这些人倒确实能为帝姬分忧。”曹福慢慢地看那一封封文书,并以她不是很理解原理的方法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摆放成许多堆。“帝姬再看看。”他指了指被他分完的文书,像是很疲累地又倒回椅子里。她有些困惑地按照他的分类一叠叠打开,这次越看越觉得清晰。他们都是豪强家的子侄,最不济也是个族侄,都学过书,认识字,他们都是本地人,因此除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