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神都锦绣> 第四十三章 纳妾(一)(1/4)

第四十三章 纳妾(一)(1/4)

    在后世,石油是最为重要的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其产业链很长,延伸制品众多。

    但是在大唐,石油只有三种产出,汽油,煤油和沥青。

    由于采用的是易货交易,所以利润也不低,可随着社会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原油供应就成了大问题。

    从“波斯”到“玉门关”,近万里路途,一来一回,需要三四年,哪怕日夜不停,连绵不绝,每日抵达“玉门关”外交易的“突厥人”和“波斯人”,其运送总量也不过五千桶上下,再经过中转后运到“卫岗乡”,只能达到每天三千桶,多出来的两千桶,都囤积在“长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从“长安”到“洛阳”的这一段路,道路崎岖,运送能力有限。

    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那还当算不得什么大事,原油囤积在那儿,也不会变质,充其量占用一些地方罢了。

    可是,铁皮桶在日晒雨淋之下,非常容易锈蚀,而且,“铁”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有限产量下,被铁皮桶占用太多,那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当冯宝听说“长安”囤积有几万桶原油的时候,便萌生了在关中开设“炼油作坊”的想法。

    只不过,“炼油作坊”和“水泥作坊”相同,都属于军民两用,那么,生产工艺的保密,极其重要。与此同时,汽油的危险性,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

    考虑到风险和利益共担的原则,冯宝有意在“长安”周围开设几处“炼油作坊”,只是涉及到地方新商税的实施,以及汽油销路等问题,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直到月前,“皇家学堂”有一名学子。捣鼓出一种相对安全一些,以燃烧汽油为主的“热水炉”,令冯宝察觉到了汽油民用化的可能。

    在这个背景前提下,冯宝认为,开设“炼油作坊”,应该能够提到议事日程上。

    正因为如此,当许敬宗和李义府试图介入“海运”时,冯宝毫不犹豫向他们推荐了“炼油作坊”,并详细说明了前因后果,以及他脑海里的操作细节。

    许敬宗和李义府很快明白了冯宝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参照“水泥作坊”的运作方式,只不过一次性的“专利费”相对比较高。

    投资高,许敬宗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