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神都锦绣> 第四十章 雅俗共赏(二)(1/4)

第四十章 雅俗共赏(二)(1/4)

    在大唐,从事歌舞等娱人之事者,多为“奴籍”或“贱籍”,是最下等的人群。

    “戏社”招募杂工等人员不难,唯独招不到最为重要的演员。

    好在冯宝比较了解唐人习性,知道指望公开招募基本不可能,便通过黄守义,让各大商贾从自家仆役、婢女以及眷养的舞女、乐工中,挑选三十人,组成“戏社”班底,再加上招募的杂工几十人,基本达成“戏社”内“话、戏”两套班子的构想。

    人有了,其他事情就好办多了。

    在冯宝安排下,整个“戏社”搬进一处宅院,进行集中创作排练……

    时光荏苒,转眼至年底。

    “皇家学堂”和“精英学堂”都如期完成考试,放了假。

    如明崇俨、王勃、林大憨他们全部都回到各自府内,准备过年。

    “子安,进学一载,获益几许?”府中书房内,谢岩仔细看过王勃成绩单后,颔首而问。

    “回先生话,甚多矣。”

    “汝天姿甚高,学业一道,优于常人,故为师所问,乃学业以外之事。”

    “回禀先生,亦不少矣。”王勃跟着道:“与同窗论学、操练、其乐融融。”

    “善!”谢岩对此回答非常满意,紧跟着又问:“汝乃名门之后,同窗多为平民,无芥蒂乎?”

    王勃犹豫了一下,方道:“同窗之中,虽大多平民,然学业上佳者,亦多出自其中,弟子以为,名门、寒门,与进学无关尔。”

    “子安所言甚是。”谢岩心中很是欣慰。

    自王勃跟随王禧来到“谢府”,谢岩很快便感觉到其如历史记载那般,天资聪颖,才学出众,然性格却有些许缺陷。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上,为人倨傲,视下人为奴仆,视平民为无物。

    经过观察后发现,王勃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习惯使然!毕竟在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而分明,“太原王氏”处于社会最顶端,作为“王氏一族”成员历来如此,怪不得王勃小小年纪养成如此习惯。

    基于此,谢岩通过苏永兴,将学业最好的五个人安排和王勃同住,目的就是让其知晓,寒门子弟并非无能、无用,差的只是机会和某些条件,当所有条件相等时,真正依靠的唯有勤奋,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