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 第175章 信心(1/3)

第175章 信心(1/3)

    第175章 信心



    “我们很多人学医总是不得其门,不知道该怎么学好中医,觉得中医难学,门槛高。”



    陈阳继续讲着:“其实学中医有一条捷径的。”



    听陈阳说到这儿,不少同学都瞬间来了精神。



    中医难学,门槛高,易学难精是大多数学中医的学生都公认的,也是很多学中医的人都头疼的。



    都说学医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又学三年,沉默寡言,再学三年,无须多言.......



    其实整个医学高校的几年对医学生来说可以归结于前三年,没有进入医院之前,学了多年理论,学了多年医,觉得自己了不起,进了医院就想着一展所学,觉得自己能成为名医。



    可等到了医院,实习、规培、住院,一年又一年下来,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肤浅。



    学医三年,口出狂言,说的就是那种觉得自己一肚子理论,没有接触过临床,没有被打击的医学生。



    这个现象其实放在学中医中,更为准确,中医的条文,中医的一些理论,不少学生都背的滚瓜烂熟,可到了临床却开始抓瞎。



    如果说西医是精细医学,可以靠着仪器,有着数据参考的话,中医就属于感觉医学了。



    就像是称东西,西医等于有着电子秤,东西往上面一放,你就知道有多重,可中医等于是你用手掂量,你觉得他是多重,要靠感觉。



    比如切脉,望色等等,虽然有着标准,可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沉脉,什么是滑脉,什么是弦脉,是需要靠感觉判断的,如果感觉方面差,那是真的很难入门。



    所以又有说,如果切脉三个月不能入门,那么基本上一辈子都很难入门了,就像是学车,有的人天生没有天赋,一辈子都没办法开车,即便是强行考到驾照,那也是马路杀手。



    这几年,其实中医也出了不少辅助器械,比如针灸器,推拿器等等,甚至还有诊脉仪等。



    像诊脉仪,其实也不过是通过一个标准来判断,但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的个体是有差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