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177章 我媳妇竟然收服六个家族(2/5)

第177章 我媳妇竟然收服六个家族(2/5)

是1500亩。



    如此一算,吓死个人,如果把泾县所有范围都看作土地的话,仅仅这一个县就能开垦四百多万亩。



    当然这是理想数字,实际情况不可能这么多,毕竟村庄和县城都要占地,山林和荒丘也会占地,所以扣除这些地方之后,泾县可供开垦的土地约是300万亩。



    这数字很合理,也符合开国之初设县的规律。



    那时候泾县大约有1万多人,每口人按照100亩进行分田,这部分就是100万亩,属于朝廷给的基本田。



    此外则是官田,按云朝律法是民一官一,这说的是比例,也是设县规则。



    大概的意思是指本县有多少人口,那么县衙就得掌握着相应人口的官田。



    而那时候泾县有民一万,一万人的均田是100万亩,所以云朝开国之初的泾县官田,同样也是划定了100万亩。



    这两部分加起来,已经200万亩了。



    至于最后的一百万亩,则是可以开荒的野地,又或者曾经也是良田,只不过因为战乱荒废,总之一句话,开国之初的规划很合理,泾县有民一万,所以设县划地300万亩。



    再加上预留的村庄占地和县乡占地,于是朝廷在划分的时候总共给了450万亩。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人在治理方面很有一套,虽然不如后世科学发达,但是古人的内政民政很成熟。



    只可惜……



    这所有的一切优惠都是开国之初,后来的百姓根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现如今的泾县,人口大约三万人,除了县里十七家大户有田,剩余的基本上都是光棍蛋。



    这十七家大户盘踞本县,几十年来一直盘剥,通过各种手段,几乎兼并了全县土地。



    甚至连县衙掌握的那些官田,也被他们用行贿的方式买到手。如果从特殊角度形容的话,泾县其实已经算是这十七家的私产。



    只不过原来是十七家,现在是十六家,去年有一家因为卖粮问题,耍个小聪明想要反抗周县尉,结果当晚被全家杀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