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122章 皇帝暴怒,朕的文友不可能造反(2/6)

第122章 皇帝暴怒,朕的文友不可能造反(2/6)

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家。



    这就导致了他很孤独,整个朝堂没人能跟上他的节奏。虽然大臣们也都写诗追捧,但是没人能达到他的高度。



    孤独几十年的文雅帝王,突然惊喜发现一个年轻人,竟然有着不下于他的才华,甚至诗文一道比他还要好。【能不好么,杨一笑全是抄的,后世任何一首能写进课本的诗词,那都能够流芳百世的极品】



    人在孤独中,突然遇知音,那种难以形容的兴奋,谁也无法体会徽宗的心情。



    他是朕的文友,是能和朕在文雅一道并驾齐驱的人。



    朕这辈子,孤独太久了,上苍终于开眼,给朕降下才子。



    所以,朕要好好袒护他。



    结果,御史开口就是三大罪……



    仅仅第一罪,就要杀他的头,如果杨一笑被杀了头,朕这辈子还能遇到文友吗?



    徽宗皇帝越想越感觉恼火,脸色铁青几乎要阴沉出水。



    然而,或许是因为皇帝的性格温和太久了,导致御史们已经忘了帝王的威严,所以下面那个二货并未察觉危险,反而继续大放厥词的攻讦:



    “杨一笑第二大罪,借助赈济流民之事邀买人心。”



    “臣已经探查得知,此人在杨家村外围建立流民大营,表面上冒用泾县县衙的名义,实则是他自己在悄悄的做事。”



    “如今江淮灾民四万,皆把他视作活命恩人,个个口称先生,感恩戴德无比。”



    “臣又查到,此人在村中设立私学,共十栋大宅子,收拢八百幼童。”



    “吃喝衣食样样具备,夜间由其家眷哄睡,以至于孩童们全都受到蒙蔽,将杨一笑夫妇视作亲生父母。”



    “陛下啊,这很危险啊。”



    “杨一笑此人,奸雄之姿也。”



    “他招抚流民,博取名望,疏通河渠,意图屯田……”



    “又趁孩童年幼,以蒙骗手段收心,并且日日予以悉心教导,显然是为了扩充自己底蕴。”



    “杨一笑此人,臣承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