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都市言情> 国医:从乡镇医院到京都三甲> 第231章 玉屏风散(2/3)

第231章 玉屏风散(2/3)

感冒。”

    “还有孩子的走路,走路拖泥带水,往往气虚湿陷,看上去无精打采,大都中气不足,孩子脾虚,中气不足,也就容易出汗,喜欢出汗,晚上肯定蹬被子。”

    孩子的妈妈听的是连连点头:“刘医生,您简直太厉害了,这么一说,我家孩子的情况好像都明白了,您还没诊脉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对中医的四诊了解都不够,望、闻、问、切四诊,大多数人其实只重视切诊,也只关注切诊。

    认为切脉就能辨别所有病症,往往会忽视其他三诊,以至于一些外行甚至会用切脉来刁难中医医生。

    也就是自己不吭声,不说话,就让医生摸脉,看自己有什么毛病。

    最典型的也就是诊脉验孕,让中医医生诊脉,判断女性是不是怀孕,从而推翻中医切脉,判断不准,就说明中医切脉是假的,是故弄玄虚。

    这其实就是对中医的误解,也是对中医一知半解。

    中医四诊,每一诊都是独立的,却又是相互依存的,本事到了,每一诊都能辨别病症,单纯的靠望诊,就能看出一些病症。

    但是四诊和参,才能保证最大程度上的辨证准确,而不出现误诊误治,因为中医辨证,获取的信息越多,辨证也就越准确,单纯靠着诊脉来为难医生,在中医中被叫做“以脉困医”。

    就说喜脉,喜脉在脉象中其实属于滑脉,滑脉并不只是会出现在妊娠期的孕妇身上,在其他患者身上也是会出现滑脉的。

    比如大病初愈,身体刚刚康复,正在恢复期,身体素质比较好的男性,也会出现滑脉,难道就能说怀孕了?

    滑脉之所以被称之为喜脉,那是因为妊娠期孕妇的脉象必然是滑脉,滑脉再配合绝经,呕吐等一些妊娠期的反应,就可以诊断为有孕,而不是滑脉就是怀孕,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难经》中有说,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也就是说脾胃受损之后,饮食营养就不能充分的化为气血,肌肤腠理得不到气血的供养,就会漏洞百出,邪风就容易进来,津液也受不住,容易往外跑,也就容易出汗。”

    陈阳笑了笑,继续道:“所以孩子不喜欢吃饭,爱出汗,虚胖,没精神,都是因为脾胃虚弱造成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